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赤潮时空分布研究

马晓娟 | -> | 1167| 1| 1.260358MB |赤潮,时空分布,赤潮生物,地理信息系统,长江口及邻近海域

马晓娟 马晓娟 | 文档量 |浏览量56350

摘要: 收集了1972 ~ 2009 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 29°25' ~ 32°00'N、124°00'E 以西) 所记载的赤潮事件,基于GIS 软件平台,系统分析赤潮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绘制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分布图. 分析表明: ①近40 年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发生多达174 次,暴发面积> 1 000 km2 的有25 次. 赤潮发生核心区集中在长江口外佘山附近、花鸟山-嵊山-枸杞附近、舟山附近及朱家尖东部海域,其发生频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0 年后尤为显著; ②从发生月份看,该区域赤潮多发期集中在5、6 月,其中5月发生次数占总次数的51%,6 月占20% ; ③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赤潮生物中,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具齿原甲藻及夜光藻占优势地位,发生次数分别为38 次、35 次、15 次、10 次,可以认为这4 种藻类是该海域赤潮暴发的关键种.
    赤潮是海水中某些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海洋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根据赤潮生物的毒性作用一般可分为有毒赤潮与无毒赤潮两类,前者是因其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或分泌有毒物质,从而对生态系统、渔业资源、海产养殖及人体健康等造成损害; 而后者则是因赤潮生物的大量增殖导致海域耗氧过度,影响海洋生物生存环境,进而破坏海域生态系统结构. 它集中体现了海水富营养化的情况,是当今比较常见的一种海洋灾害.
    早在1810 年,德国海湾就已有赤潮发生的记录,1990 年Uhlig 等[1]对德国海湾自1968 ~ 1988 年夜光藻引发的赤潮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了解赤潮的发生规律,为以后的赤潮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我国,由于赤潮数据较为分散,所查阅文献多集中于单次赤潮或赤潮生物的研究,而系统性分析海域赤潮发生特征的研究却比较欠缺. 为掌握赤潮发生的时空规律,本研究选取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 29°25' ~ 32°00'N、124°00'E 以西) 作为对象,收集自1972 年有赤潮发生记录以来近40 年的相关资料,并系统分析其发生的时空特征及原因种的类别,探索其规律,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监控及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我国赤潮高发区之一[2],这里长期受长江冲淡水以及台湾暖流的直接影响,能够在特定的地点和季节形成有利于赤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如丰富的营养盐、充足的光照以及合适的温度等[3]; 长江口沿岸亦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导致水体中氮、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海区[4]. 在充分收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1972 ~ 2009 年所记录的赤潮事件的基础上,利用GIS 软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绘制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发生分布图,使相关数据可视化,有助于全面认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发生特点,提高预测赤潮发生的准确性,并为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马晓娟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赤潮时空分布研究

(1260.358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2213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