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不同产区、不同品种酿酒葡萄汁中精氨酸含量的检测

酿酒科技 | -> | 3511| 5| 0.498648MB |不同,产区,不同,品种,酿酒,葡萄汁,氨酸,含量,

酿酒科技 酿酒科技 | 文档量 |浏览量508780

摘要: 建立了酿酒葡萄汁中精氨酸含量的柱前衍生化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2 ,4-二硝基氟苯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将氨基酸在碱性条件下60 ℃下衍生60 min,然后进样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条件:AglientEclipse AAA (i.d.5 μm, 4.6 mm×150 mm) 色谱柱;流动相A:乙腈-水(1∶1),流动相B:加1 % N , N-二甲基甲酰胺的醋酸钠缓冲溶液(pH=6.4);流速1.0 mL/ min;柱温33℃;紫外检测器波长360 nm。在精氨酸含量为10~100 mg/L 的范围内,响应峰面积与精氨酸含量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采用外标法定量,平均回收率为96.922 %(RSD=1.427 %)。对多个产区不同品种酿酒葡萄汁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法准确、可靠、快速,适用于葡萄酒生产原料质量控制要求。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 Urethane) 是一种主要产生于发酵食品和饮料中的致癌物质,2002 年已经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监控物质,并制订了国际标准,其含量不得超过20μg/L。近年来,各国食品安全部门有关氨基甲酸乙酯的报道也不断出现,2006 年10 月25 日,加拿大安大略省酒类管制局(LCBO)在常规测试中发现4 种葡萄酒含有可能致癌的氨基甲酸乙酯, 停止销售并发出二级回收令。2007 年4 月10 日,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将氨基甲酸乙酯归为2A 类致癌物。2008 年2 月6 日,韩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颁布食品标准及规范的修正案草案, 制订了葡萄酒内氨基甲酸乙酯的标准。葡萄汁中精氨酸在葡萄酒酿酒酵母和苹果
酸-乳酸菌的代谢下产生氨基甲酸乙酯的前体物质,多种研究表明, 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生成与葡萄汁中精氨酸的含量有很大的相关性。Ough 等人[1]的研究报道,如果葡萄汁中精氨酸的含量超过1000 mg/L, 酿造的葡萄酒中EC 的潜在含量就有可能超过美国对葡萄酒中EC的限定含量15 μg/L。因此,控制酿酒葡萄生产过程,降低葡萄汁中精氨酸含量是降低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保证葡萄酒饮用安全性,葡萄酒工业应该对原料葡萄汁中L-精氨酸进行检测,并制订含量标准,从而实现葡萄汁的HACCP 控制。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葡萄汁中精氨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这将对葡萄酒生产企业降低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酿酒科技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5 色谱币 下载

不同产区、不同品种酿酒葡萄汁中精氨酸含量的检测

(498.648K)

所需色谱币: 5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