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近红外光谱方法预测生物柴油主要成分

蒋如鹄 | -> | 1880| 17| 0.564754MB |近红外光谱,生物柴油,化学计量学,甲酯

蒋如鹄 蒋如鹄 | 文档量 |浏览量34452

摘 要 采用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法对生物柴油的成分( 脂肪酸甲酯、单甘酯、二甘酯、三甘酯和甘油)进行了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方法获得其成分的基础数据, 通过偏最小二乘方法与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回归运算,分别建立以文冠果油生物柴油为例的单原料油校正模型及多种原料油生物柴油的混合校正模型, 并以花椒油生物柴油为例考察了校正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通过偏最小二乘方法可以建立适合多种原料油生物柴油的通用校正模型。对于新型生物柴油, 向校正集中添加10个以上样本, 扩充校正模型后, 便可较为准确地测定这类新生物柴油样本的成分含量。此方法分析速度快、成本低、操作便捷、重复性好, 适合于生物柴油生产过程的中间控制分析。
    动植物油脂通过酯交换反应得到生物柴油, 它是一种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 工业上应用的主要是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不含硫和芳烃, 十六烷值高, 润滑性能好[ 1] , 是一种优质清洁燃料。目前, 很多国家强制使用生物柴油, 促进了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 其产量逐年迅速增长[ 2] 。
    动植物油脂主要是各种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混合物, 在与甲醇的反应过程中会生成脂肪酸单甘酯、二甘酯等中间产物和副产物甘油, 影响生物柴油的产率及品质。因此, 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及时准确地测定脂肪酸甲酯、单甘酯、二甘酯、三甘酯和甘油的含量, 以便精确控制反应过程及产品质量。目前, 对这些组分的测定均采用气相色谱方法[ 3, 4 ] , 分析前需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如硅烷化)处理, 定性和定量过程较为复杂, 操作难度大, 分析时间长, 不适用于生物柴油生产过程的中间控制分析。
   近红外光谱法(N IR)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操作简单, 分析快速, 非常适合油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5] , 石油化工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6~ 10] 。已有将N IR 光谱用于测定生物柴油中甲酯、甲醇和甘油等成分的报道[ 11 ~ 14] , 均得到了满意结果。但这些研究所用样本的原料相对单一, 建模样本较少,所测定的成分也不完全, 且大都是实验室合成的样品, 不具有实际的工业应用价值。
    本研究从我国多个中试和工业装置中收集了200余个生物柴油样本, 涉及6种原料油及多种加工工艺, 其中包括来源复杂的地沟油和酸化油, 样本的覆盖范围广, 所得的结果更具参考性, 建立的校正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蒋如鹄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近红外光谱方法预测生物柴油主要成分

(564.754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