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抗柑桔溃疡病菌可溶性单链抗体的表达及鉴定

罗欣 | -> | 418| 0| 1.354933MB |柑桔溃疡病菌,单链抗体,可溶性表达,抗原结合活性

罗欣 罗欣 | 文档量 |浏览量3963

摘 要 前期采用核糖体展示技术筛选了抗柑桔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 Xac)高亲和力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scFv)GX13、GX44和GX95,为高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单链抗体,本研究将前期筛选的高亲和力单链抗体基因转入大肠杆菌HB2151中进行可溶性表达,点印迹和Western印迹检测可溶性单链抗体的表达水平,亲和层析纯化表达的单链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纯化单链抗体的抗原结合活性. 结果显示,3株抗柑桔溃疡病菌可溶性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HB2151中均获得成功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Mr)约为32.0×103,主要集中于细菌周质腔中. ELISA检测纯化的单链抗体都具备抗原结合活性,可进一步应用于柑桔溃疡病菌的免疫诊断和病害防治. 图4 参14
    柑桔溃疡病(Citrus bacterial canker disease, CBCD)是影响全球柑桔产业发展的重大顽固性病害,也是国内外重点检疫对象. 其病原菌为地毯草黄单胞柑桔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它危害数十种芸香科植物,包括柑桔属中的绝大多数商品化栽培品种. 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约30多个国家,以亚洲国家发生较为普遍. 我国是柑桔产业大国,栽培面积超过146.5×104 hm2,居世界首位,柑桔溃疡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我国柑桔产业的发展,目前还没有根除该病的最佳方法. 为控制病害的蔓延,目前很多国家仍然沿用挖除病树集中烧毁的方法. 因此,发展有效的柑桔溃疡病诊断方法及防治新途径对于我国柑桔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在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方面已有所应用. 其中,由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通过一接头(Linker)连接而组成的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scFv)结构简单,具备完整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特异结合的特性,而分子量(Mr)大小为完整抗体的1/6,灵活性和组织穿透力得到增强,还便于体外重组并大量表达. 已有报道应用传统的杂交瘤技术或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抗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柑桔衰
退病毒及黄瓜花叶病毒等植物病原菌的scFv [1~8]用于免疫诊断. 另外,应用scFv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或致病性还是新近发展的植物病害防治新途径[9~13].
    高效表达并具有生物学活性是scFv有效应用的关键. 目前,有多种表达系统适于scFv的表达,但尚无普适性的表达系统能确保scFv高水平的分泌型表达.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易于操作、遗传背景清楚、发酵成本低以及生产和研究周期短等优点,是其最常用的表达系统. scFv在一些E. coli菌株中表达,其产物为不溶性的包涵体(Inclusion body),虽产量较高,但需要变性及复性,有时复性较困难;另外在一些E. coli菌株中也可进行分泌型表达成为可溶性蛋白,优点是具有抗原结合活性,勿需变性和复性过程,且可简化包括纯化在内的技术流程,已成为制备scFv的首选策略.
    项目前期应用核糖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了抗Xac特异性scFv基因[14],本研究将筛选的scFv基因由E. coli TG1细胞转入HB2151细胞中进行可溶性表达,并进行纯化及抗体生物学活性鉴定,为后期柑桔溃疡病的诊断及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罗欣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抗柑桔溃疡病菌可溶性单链抗体的表达及鉴定

(1354.933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