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辽宁省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景茵梦 | -> | 413| 0| 0.397457MB |辽宁省,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

景茵梦 景茵梦 | 文档量 |浏览量7298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氯仿熏蒸提取法分析,研究了辽宁省旱地、稻田、湿地、草地、森林、果园6 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共计35 个样地表层土壤(0~10 cm、10~20 cm、20~30 cm)对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碳依次为森林>湿地>稻田>旱地>果园>草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则为森林>旱地>稻田>果园>湿地>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表现为森林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湿地、稻田、旱地、果园高于草地。除旱地和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随土层加深含量递减;而土壤微生物量氮在6 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均表现为随土层加深含量递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显著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是可以表征土壤肥力的敏感因子。
    土地利用是人类干预土壤质量最重要、最直接的活动。它通过不同物质的时空配置和循环、干扰和调整土壤生物化学循环过程,改变原有土壤的营养循环强度、总量和路径以及土壤生物的代谢活动,从而使土壤供应作物的营养水平发生变化,并且导致土壤生物学质量的改变。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也逐渐引起大家重视[1]。
    土壤微生物量是土壤有机质的活性部分,也是土壤中最活跃的因子,它是指土壤中体积小于5×103μm3 的生物总量,但活的植物体如植物根系等不包括在内,是活的土壤有机质部分[1-4]。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比例通常仅为1%~5%,但它们是土壤有机碳中最活跃的部分和植物所需养分重要的“源”和“库”[5-6]。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不仅是研究土壤有机碳和氮素循环及其转化过程的重要指标,而且是综合评价土壤质量和肥力状况的指标之一[4-6]。影响土壤有机质、氮素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自然因素包括土壤
母质和气候条件等,而人为因素则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和耕作管理方式等。研究表明,在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具有影响[1-2,6]。
    土壤微生物量能反映参与调控土壤中能量和养分循环以及有机物质转化的对应微生物数量,被认为是土壤活性养分的储库,是植物生长可利用养分的重要来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差异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合理和可持续地利用土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典型样区进行土壤采样和分析,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辽宁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为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和农业结构调整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景茵梦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辽宁省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397.457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