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荒漠区污水灌溉山地园林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李晓晓 | -> | 745| 0| 0.742969MB |污水灌溉,土壤养分,地统计学,空间变异,克立格插值
地统计学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主要工具,研究那些在空间分布上既有随机性又有结构性、或空间相关和依赖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2]。20 世纪80 年代初,Burgess 及Webster 等将区域化变量理论引入到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研究中[3]并加以丰富和完善,使之定量化,从而大大地推动了这一研究的向前发展,现在这一研究已成为土壤科学研究领域的最前沿热点之一[4-6]。我国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开展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分布的定量研究,徐吉炎
和Webster[7]最先利用地统计学研究了土壤全N 的分布。以后的研究者多在中、小尺度上对耕地的土壤养分变异与分布进行研究[8-10]。大尺度(例如县级)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北黑土区[11]、黄土高原流域[12]、黄淮海冲积平原区[13]、山东省潮土区[14]、太湖流域典型地区[15]、江苏稻麦轮作区[16]、南方低丘红壤地区[17]、横断山北部生态脆弱区[18]、江津紫色土
壤[19]、甘肃河西灌漠土[20]、宁夏灌淤土[21]、内蒙古干旱荒漠区[22]、北京周边[23]、河北省遵化平原[24]等,大多为县级尺度,面积从几十到几千平方公里,主要揭示了区域因素如气候、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等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的影响,也有以村级为对象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研究[25]。近些年来GIS 和GPS 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相对较大尺度上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提供了准确便捷的工具[26]。在影响土壤养分空间格局的众多因素中,有的研究者认为主要受人为因素干扰[27],有的研究者则认为是作物品种、施肥水平和管理方式等人为随机因素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气候、水分条件等非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28]。在污水灌溉条件下研究者主要集中于重金属空间变异方面的研究,如应用于土壤重金属的采样设计[29]、空间结构分析及制图[30]、空间插值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31]和最优插值方法的选择[32],其目的是揭示重金属的分布、追踪污染物来源、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等。王学军对北京东郊通惠河畔污灌土壤的研究发现粘粒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各微量元素有相似之处,认为部分是因
为污灌带来的污染物颗粒和有机质在农田逐渐累积的影响[33]。另外很少有学者开展污灌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研究。
-
关键词: 污水灌溉,土壤养分,地统计学,空间变异,克立格插值 发表时间: 2013-10-11 15:13:56
-
关键词: 脱硫灰,有效元素,重金属,安全性,有效性 发表时间: 2013-10-11 15:11:01
-
关键词: 活性炭,甘蔗渣,活化炭化,XRD,SEM,BET 发表时间: 2013-10-11 15:01:25
-
关键词: 甘蔗渣,腐热,基质育苗,团花 发表时间: 2013-10-11 14:56:00
-
关键词: 甘肃省徽县,铅锌污染,农业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发表时间: 2013-10-11 14:51:38
-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净化效果 发表时间: 2013-10-11 14: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