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3 例的护理资料,总结临床体会。结果经过近6 个月的治疗和护理指导,有70 例患者完成了随访,所以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情绪稳定,能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按时复查,依从性较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等治疗配合护理人员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不良反应护理等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 HBV) 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是感染科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之一。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目前中国人口中约有十分之一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数无症状,其中1 /3 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其起病多缓慢,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部分转为肝硬化和肝癌。慢性肝炎病程常超过半年,可隐匿发病,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目前主要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等治疗,而抗病毒是主要和关键治疗。干扰素( IFN) : IFN 是目前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其抑制病毒复制具有广谱性、间接性、种属特异性及受性依赖性,但临床应用疗程长、费用昂贵、不良反应多。护理人员通过对干扰素治疗病人的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中通过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3 例的护理资料,总结临床体会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