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墨旱莲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色谱柱: Betasil C18柱( 250 mm@41 6 mm, 5 Lm) ; 流动相: 体积分数为1% 的磷酸水溶液和体积分数为1%的磷酸乙腈溶液, 采用梯度洗脱; 流速: 11 0 mL#min- 1 ; 检测波长: 330 nm; 柱温: 30 e 。结果精密度与重复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RSD 小于51 0%,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 可将墨旱莲药材分为合格品和非合格品2 类, 合格品产地为浙江、江西、广东、武汉、江苏( 苏州) 、江苏( 南京) 、湖南、辽宁、河北、山西、北京、上海、安徽、海南, 非合格品产地为河南、吉林、福建、山东、陕西( 西安) 。结论该指纹图谱研究及聚类分析方法可用于控制墨旱莲药材质量。
中药墨旱莲又称旱莲草, 系菊科鳢肠属植物鳢肠( Eclipta prostrata L. ) 的地上干燥部分, 是二至丸、天麻首乌片等的原料之一。我国各省区均有分布, 主产于江苏、江西、浙江、广东等地。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之功效。在我国, 墨旱莲主要用于治疗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咳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1] 。在印度等国家, 墨旱莲已被广泛用作治疗肝硬化、肝炎及胆囊疾病[2] 。墨旱莲中的化学成分包括三萜皂苷类、噻吩类、香草醚类及黄酮类等[3] 。由于受产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不同产地墨旱莲药材的所含主要指标成分的差异较大, 为了更全面的控制药材的质量, 作者对19 个产地的墨旱莲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及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