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天津潮间带泥螺_Bullactaexarata_对重金属镉的累积与释放特征

张静星 | -> | 371| 0| 0.510789MB |泥螺,重金属,镉,累积,释放

张静星 张静星 | 文档量 |浏览量5624

摘要:生物对重金属的累积与释放实验对研究生物修复、污染物生态毒性和环境风险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天津潮间带底栖生物泥螺进行室内镉累积与释放实验,研究了泥螺体和肝脏对镉的累积与释放特征。整个实验过程分为累积和释放两个阶段,实验样品经冷冻、干燥、研磨、混匀和称量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泥螺对镉的累积周期为14 d,其身体和肝脏中镉的质量分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第7 d 达到最大值,其中肝脏的累积能力要大于身体;泥螺对镉的释放周期为12 d,在第9 d 趋于稳定。泥螺对镉的累积与释放不仅与其自身的生活习性有关,还与其栖息环境密切相关。在自然环境中,应当严格控制镉的人为输入,尤其是含镉工业废水的排放。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类不仅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对环境污染的方式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有毒、有害污染物质以各种形式不断输入环境,使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重金属作为主要的海洋污染物之一,易被生物体吸收富集,转化为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再经食物链传递,危害人体健康[1]。镉是一种生物非必需的毒副作用很强的重金属元素,因其毒性大,应用广泛而成为一种主要的海洋污染物。研究表明,镉在水生生物体内极易进行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2]。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溶解在水里的重金属对生物的影响,而忽略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对生物所产生的作用。进入海洋环境中的镉,有相当一部分进入沉积物,并对底栖生物造成影响[3]。沉积物的毒性效应受到沉积物环境,特别是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因此,仅仅依靠化学分析结果作为沉积物质量评价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进行生物体的累积及释放实验则可以比较直接地说明污染物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客观地进行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和重金属危害的风险评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泥螺(Bullacta exarata)作为一种重要的大型滩涂底栖贝类,是天津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先锋种群。它能够吞食大量的有机碎屑、泥沙,并附带吞食附着在碎屑泥沙之上的重金属物质,可以用其体内污染物质量分数的变化来评价、判断、分析其对某种污染物质的累积特征[4]。本文利用染毒实验研究泥螺对重金属镉(近海沉积物中镉的来源主要有润滑油、柴油、轮胎、电池、电镀工业、有色金属生产、钢铁冶炼、杀虫剂、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磷肥、垃圾焚烧等[5)] 的吸收
机理及其在泥螺体内的迁移和分布,对于评价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关底栖生物受重金属污染情况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多偏重于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累积效应的研究[6-9],对于生物对重金属释放的研究甚少。本文中选取的镉属于高毒性重金属的一种,研究泥螺对镉的累积和释放规律无疑对天津海岸带的生态风险评价有重要价值。
张静星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天津潮间带泥螺_Bullactaexarata_对重金属镉的累积与释放特征

(510.789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