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检测不同来源茶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及地理分布特征,探讨茶叶中绿原酸地理分布与生长环境和制作条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法,ODS柱(150 mm ×4. 6 mm, 5μm)为色谱柱, 0. 1%磷酸- 乙腈- 三乙胺(92z 8z 0. 1)为流动相,流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3 nm。结果 不同茶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0. 01~0. 40 mg·g- 1 ;按茶叶制作特点分类,绿原酸含量排序为苦丁茶>绿茶>黄茶>白茶>花茶>青茶>红茶>黑茶;按地域分类排序依次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结论 茶叶中含有绿原酸,含量的高低及地理分布与产地、种类制作工艺相关。
绿原酸(3 - O - caffeoylquinnic acid / chlorogenicacid, CHA) 是多酚类物质,广泛存在各种植物体中,是植物防御系统中的重要物质之一。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利胆、抗菌消炎等功效,是多种中药材和成药的有效成分和质量指标成分[ 1, 2 ] 。茶Cam elliasinensis (L. )O. Kuntze为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含酚酸、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儿茶碱、鞣质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组分。茶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布和生理功效少有报道,文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绿原酸[3 ] 。为此,参照文献[ 4 ] ,采用HPLC法测定了国内7个地区、8个种类共60个市售茶品中的绿原酸,分析了主要产茶区域茶叶的种类和地域分布及其绿原酸含量的分布,完善了植物中绿原酸分布的研究,为人们日常品茶的保健习惯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