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的共同特点即力求真实反映河流水质,并与国内水质分级标准相匹配,重视河流本身的功能分级,但无法准确反映河流污染物的来源,所以尽管这些方法极大地促进了水的功能评价和区域环境的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但从污染源的认定以及污染治理目标的确定角度来看,存在一定的不足.
事实上,河段中的水质是河段两侧入流以及河段上游汇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污染源不单
单影响其汇入河段的水质,还会影响下游河段的水质,所以根据河流水质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经
常会出现难以确定污染源的情况. 同时,这些水质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河道水质的长期监测资料,在一些数据匮乏、监测设施不够完善的地区,应用难度较大.
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笔者提出了一种预报河段水体潜在污染影响的方法———河段潜在污染指数法.
-
关键词: 三波段模型,浮游藻类,总悬浮物,叶绿素浓度,光谱主导因子,太湖 发表时间: 2012-08-20 17:35:36
-
关键词: 河段,水质,PPI,河段潜在污染指数,污染治理 发表时间: 2012-08-20 17:33:44
-
关键词: 畜禽粪便,土地利用,适宜性,地理信息系统,最大可承载量,东北三省 发表时间: 2012-08-20 17:32:21
-
关键词: 好氧堆肥,氮转化,氨氧化,氮素损失,青霉,曲霉 发表时间: 2012-08-20 17:30:58
-
关键词: 胶团强化超滤(MEUF),电解,镉回收,浓缩液处理,十二烷基硫酸钠 发表时间: 2012-08-10 16:58:04
-
关键词: 喀斯特,137Cs分布,影响因子 发表时间: 2012-08-10 16: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