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 Andrew et al., 2000; Jiries,2001; Davies,2003;梁英等, 2009) .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有效性及毒性不仅与重金属的总量有关,而且与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形态也密切相关. 重金属赋存形态是判断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毒性响应以及生态风险的重要指标( Kwon et al., 2001; 范文宏等, 2008) ,形态不同,重金属活性、生物毒性与迁移特征也不同( 弓晓峰等,2008) ,且沉积环境的变化也会使重金属在颗粒态和溶解态之间发生转化( 王海等,2002;Chen et al. ,2001; Teasdale et al. ,2003; 于瑞莲等,2008; 卢少勇等,2010) ,因此,相对于总量,重金属赋存形态的研究对于了解重金属的来源、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有效性等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湘江是长江中游重要支流之一,干流全长856km,流域面积94600 km2 . 由于湘江流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沿岸采选矿业和冶炼业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因此湘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由来已久,目前湘江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已非常严重( 郭飞燕,2007;周召梅等,2003; 唐文清等, 2008) . 前人对湘江流域沉积物重金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株洲-长沙段关于重金属总量的空间分布等的分析( 毛美洲等,1985;邱丽君等, 2008; 彭利等,2009; 李军等, 2009; 黄钟霆等,2009) ,而对其重金属形态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污染严重的湘江中游地区衡阳段以及湘江入洞庭湖的岳阳段研究相对较少. 目前,关于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应用较广的形态分级方法有Tessier 等提出的5 步提取法( Tessier et al. ,1979) 和1993 年欧共体标准局提出的相对简化的“3 步形态分类法”,即BCR 形态分析法( Ure et al., 1993) ,BCR 法被证明是可以在不同地区获得可比数据的成熟方法( 周怀东等, 2008; Dang et al.,2006) .
本文以湘江衡阳、岳阳两段为主要研究区域,选择BCR 形态分析法,结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Hakanson, 1980) ,对湘江水系表层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含量、赋存形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湘江流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风险的评价和环境质量的改进提供基
础数据.
-
关键词: 新闻纸,生命周期评价,Ⅲ型环境声明,产品种类规则,环境产品声明 发表时间: 2013-03-13 09:02:17
-
关键词: 硝化污泥,保藏方法,保藏特性 发表时间: 2013-03-13 09:00:43
-
关键词: 湘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环境影响因子 发表时间: 2013-03-13 08:59:53
-
关键词: 活性污泥法,细胞自动机,仿真,因素灵敏度 发表时间: 2013-03-13 08:58:27
-
关键词: 铅锌矿区,土壤污染,农产品,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发表时间: 2013-03-13 08:55:34
-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菌,淡水底泥,分布,种群多样性,西湖底泥 发表时间: 2013-03-13 08: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