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糖蜜草挥发性成分HS_SPME_GC_MS分析

魏艳辉 | -> | 1662| 2| 0.408985MB |糖蜜草,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挥发性成分

魏艳辉 魏艳辉 | 文档量 |浏览量37633

摘要:本文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 HS-SPME) 提取该植物挥发性成分,然后通过气质联用技术( GCMS)结合保留指数以及标样对照对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试验确定了PDMS /DVB 固相微萃取对糖蜜草挥发物的萃取效果最好,并从中鉴定出33 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0. 94%,主要为烷烃和萜烯类化合物。该研究为开发糖蜜草作为水稻螟虫的驱避植物进行害虫安全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驱避性挥发物的田间应用奠定基础。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它们共同进化、共同发展[1]。植物为了抵御害虫的侵害在进化过程中成功的“制造”出一系列天然的次生代谢物,其中包括具有直接毒性或是驱避性化合物和对天敌具有引诱作用的化合物等[2]。植物释放的易挥发性化合物是植食性昆虫寻找寄主植物的重要线索,它调控着昆虫的定向、识别、取食等行为[3]。农业上可以利用目标作物与害虫的这一化学信息联系对害虫进行引诱、驱避、迷向等外界干扰达到害虫的安全防治。在我国鳞翅目害虫大螟( Sesamia inferens,夜蛾科) 和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螟蛾科) 是危害水稻最重要的常发性害虫,也是茭白、甘蔗、玉米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由
于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和免耕栽培等新技术的推广、全球变暖、大量使用农药导致抗药性产生等原因使水稻螟虫的种群数量和成灾面积大幅度上升,给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螟虫防治主要通过施用化学农药,但随着害虫抗药性的增加以及用药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等问题的出现化学农药的安全性面临着挑战,其有效性也由于大螟和二化螟幼虫具有很好的隐蔽性成虫是夜间活动的特点大大折扣,通过寄主植物挥发物调控螟虫行为进行害虫防治[4]应运而生,成为一项新的研究领域。
    糖蜜草( Melinis minutiflora P. Beauv) 属于禾本科( Poaceae) 糖蜜草属,它的茎和叶片上密生腺毛能分泌甜味粘液,具有香味。在非洲的肯尼亚地区糖蜜草被用作驱避植物间作于玉米田中防治班禾草螟( Chilo partellus) 和玉米楷夜蛾( Busseola fusca) [5]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螟虫行为驱性试验证明间作于玉米田中糖蜜草的挥发物不仅能够驱避雌蛾而且能够增加寄生性天敌大螟盘绒茧蜂的寄生率[6,7],有效的减小了害虫的危害并增加了作物的产量。室内试验发现该植物水蒸气提取物对班禾草螟怀卵雌成虫的产卵量为2. 2( 对照产卵量为40. 9) ,田间试验发现玉米单一种植虫害率为39. 2%,而间作糖蜜草后虫害率降低到4. 6%[6]。大螟和二化螟同玉米螟一样都是钻蛀性害虫,对于该植物对以上两种螟虫是否具有驱避作用以及驱避作用成分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固相微萃取技术采集糖蜜草的挥发物,然后利用GC-MS 结合保留指数以及标样对照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为下一步更好地利用糖蜜草挥发性成分驱避水稻螟虫奠定基础,也为合理进行水稻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魏艳辉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糖蜜草挥发性成分HS_SPME_GC_MS分析

(408.985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