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低温条件下絮体破碎再絮凝去除水中颗粒的研究

赵新杰 | -> | 547| 0| 0.70771MB |絮体破碎,重新絮凝,FI指数,电中和,网捕卷扫

赵新杰 赵新杰 | 文档量 |浏览量16064

摘要: 为了了解低温条件下絮体的形成/破碎/再絮凝过程在适当条件下对絮凝去除水中颗粒物的强化效果, 采用PDA2000透光率脉动检测仪对絮凝破碎再絮凝过程进行了在线监测. 研究结果表明, 当电中和机理占主导作用时(混凝剂投加量小于0. 1 mm ol#L- 1 ) , 絮体破碎后能重新絮凝, 絮体大小能恢复到破碎之前; 而当网捕卷扫机理占主导作用时(混凝剂投加量大于0. 2mm ol#L- 1 ), 絮体的恢复情况不如电中和条件, 再絮凝能力降低. 投加适量的腐殖酸会增加絮体破碎前后的分形维数, 但过量的腐殖酸则会降低破碎前后絮体的分形维数. 絮体破碎再絮凝后其分形维数比破碎前高. 腐殖酸的投加量并不会明显影响絮凝和破碎后再絮凝的FI指数. 电中和絮体破碎前初始絮凝时间越长破碎后沉后水浊度越低, 破碎后其浊度会比破碎前显著减小. 较低投量的铝盐就能使得沉后水浊度降到很低, 因此可以降低混凝剂投量而达到更好的水处理效果.
    给水处理中絮体的大小和结构会影响固液分离的效果, 絮体形态在颗粒分离中具有重要的作
用. 水处理构筑物中部分空间会对絮体造成一定的破碎, 该现象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相关的研
究内容包括絮体的抗破碎强度和破碎后再生长对絮体的大小、形态的影响.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 絮体
破碎后不可完全恢复; 如由A l2 ( SO4 ) 3和聚合氯化铝形成的絮体, 其破碎后再絮凝时絮体大小不可恢复到破碎前, 剩余浊度增加( Yukselen et al. ,2004) . 絮体形成/破碎/重新絮凝的循环过程能重复若干次, 但其重新形成的絮体将逐渐变小( So lomentseva et al. , 2007). L i等( 2007)也认为, 絮体破碎后不可恢复. 有研究表明, 由天然水、Fe-高岭土形成的卷扫絮体破碎后具有较差的重新生长的能力(McCurdy et al. , 2004; Jarv is et al. , 2003 ) .Jarvis( 2005)等对天然有机物( NOM ) 研究后认为,采用铝盐、铁盐和po lyDADMAC 聚合体作为絮凝剂时, 絮体破碎后再絮凝表现为不完全可逆.
    然而, 另外的研究结果显示, 絮体破碎后也能够恢复到破碎前的大小. Yukselen 等( 2002) 研究认为, 对于正电荷聚合电解质, 其絮体破碎后再絮凝过程基本可逆, 剩余浊度与破碎前基本相同; Latex絮体破碎后再絮凝时, 其大小能恢复到破碎前的水平( Soos et al. , 2008; Jarv is et a l. , 2005) . Sham lou等( 1996)对粉笔灰絮凝进行研究时发现, 絮体的生长和破碎是可逆的. Chaignon等( 2002)研究认为,不投加混凝剂的活性污泥破碎再絮凝后能完全恢复, 但其引用的资料表明( Spicer et al. , 1998; C larket al. , 1991 ), 无机颗粒絮体破碎后均不能完全恢复.
    以上研究成果描述了絮体破碎后再絮凝的情况, 但并没有给出较为全面的结论, 而且均未在低
温下对絮体破碎再絮凝进行研究, 也未曾有进一步研究利用这种方式对水中颗粒进行去除的报道. 鉴
于上述疑问和中国东北地区冬季水温较低的特点,本研究中拟在低温条件下, 投加A l2 ( SO4 ) 3盐对高岭土及高岭土-腐殖酸絮体进行絮凝, 考察破碎后再絮凝的情况及其对水中颗粒去除效果, 并对破碎后再絮凝的机理进行探讨. 旨在发现一种新的强化混凝低温水的处理方法.
赵新杰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低温条件下絮体破碎再絮凝去除水中颗粒的研究

(707.71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