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水处理构筑物中部分空间会对絮体造成一定的破碎, 该现象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相关的研
究内容包括絮体的抗破碎强度和破碎后再生长对絮体的大小、形态的影响.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 絮体
破碎后不可完全恢复; 如由A l2 ( SO4 ) 3和聚合氯化铝形成的絮体, 其破碎后再絮凝时絮体大小不可恢复到破碎前, 剩余浊度增加( Yukselen et al. ,2004) . 絮体形成/破碎/重新絮凝的循环过程能重复若干次, 但其重新形成的絮体将逐渐变小( So lomentseva et al. , 2007). L i等( 2007)也认为, 絮体破碎后不可恢复. 有研究表明, 由天然水、Fe-高岭土形成的卷扫絮体破碎后具有较差的重新生长的能力(McCurdy et al. , 2004; Jarv is et al. , 2003 ) .Jarvis( 2005)等对天然有机物( NOM ) 研究后认为,采用铝盐、铁盐和po lyDADMAC 聚合体作为絮凝剂时, 絮体破碎后再絮凝表现为不完全可逆.
然而, 另外的研究结果显示, 絮体破碎后也能够恢复到破碎前的大小. Yukselen 等( 2002) 研究认为, 对于正电荷聚合电解质, 其絮体破碎后再絮凝过程基本可逆, 剩余浊度与破碎前基本相同; Latex絮体破碎后再絮凝时, 其大小能恢复到破碎前的水平( Soos et al. , 2008; Jarv is et a l. , 2005) . Sham lou等( 1996)对粉笔灰絮凝进行研究时发现, 絮体的生长和破碎是可逆的. Chaignon等( 2002)研究认为,不投加混凝剂的活性污泥破碎再絮凝后能完全恢复, 但其引用的资料表明( Spicer et al. , 1998; C larket al. , 1991 ), 无机颗粒絮体破碎后均不能完全恢复.
以上研究成果描述了絮体破碎后再絮凝的情况, 但并没有给出较为全面的结论, 而且均未在低
温下对絮体破碎再絮凝进行研究, 也未曾有进一步研究利用这种方式对水中颗粒进行去除的报道. 鉴
于上述疑问和中国东北地区冬季水温较低的特点,本研究中拟在低温条件下, 投加A l2 ( SO4 ) 3盐对高岭土及高岭土-腐殖酸絮体进行絮凝, 考察破碎后再絮凝的情况及其对水中颗粒去除效果, 并对破碎后再絮凝的机理进行探讨. 旨在发现一种新的强化混凝低温水的处理方法.
-
关键词: 异戊二烯,植被,MEGAN,珠三角 发表时间: 2013-01-29 17:16:46
-
关键词: 土壤,多环芳烃,分布,来源,风险评价 发表时间: 2013-01-29 17:14:49
-
关键词: 非均相,环境微界面,污染物,转移和转化,污染控制 发表时间: 2013-01-29 17:04:16
-
关键词: 水体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防治,面源,硝酸盐 发表时间: 2013-01-29 17:02:57
-
关键词: 持续扰动,间歇扰动,磷形态,底泥 发表时间: 2013-01-29 17:00:37
-
关键词: 絮体破碎,重新絮凝,FI指数,电中和,网捕卷扫 发表时间: 2013-01-29 16: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