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荭草Polygonum orientale 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7 个化合物,分别为商陆素-3-O-β-D-半乳糖苷( ombuine-3-O-β-D-galactopyranoside,1) ,商陆素-3-O-芸香糖苷( ombuine-3-O-rutinoside,2) ,色氨酸( tryptophan,3) ,槲皮素-3-甲醚( quercetin -3-O-methyl ether,4) ,山柰酚-3-O-( 2″-O-α-L-鼠李糖基) -β-D-葡萄糖醛酸苷[kaempferol-3-O-( 2″-O-α-L-rhamnopyranosyl) -β-D-glucuronopyranoside,5],槲皮素-3-O-( 2″-O-α-L-鼠李糖基) -β-D-葡萄糖醛酸苷[quercetin-3-O-( 2″-O-α-L-rhamnopyranosyl) -β-D-glucuronopyranoside,6],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 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7) 。结论: 化合物4 ~ 7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 ~ 3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归属化合物1 的1H 和13C-NMR 谱信号。
荭草为蓼科植物荭蓼Polygonum orientale L. 的干燥全草,具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疝气等[1]。文献报道从荭草中分得到黄酮,木脂素,二苯乙烯等多类成分,其具有抗急性心肌缺血,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抗菌,抗血栓等多种药理活性[2-3]。作者在药理筛选实验中发现荭草水溶性部位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4]和抗缺氧作用,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并为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荭草水溶性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文献[5]报道了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6 个化合物,本研究继续报道从荭草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的另外7 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4 ~ 7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 ~ 3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