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发挥药效的必要条件, 两者互为依存。药物在体内的药剂相、药代动力相和药效相可概括为活性和成药性的展示过程。成药性是药物除活性外的其他所有性质, 包括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化学性质、药代动力学性质和毒副作用, 这是在不同层次上表征药物的性质和行为, 但又相互关联与制约。活性与成药性由化学结构所决定,体现在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结合上, 寓于分子的结构之中。先导物的优化是对活性、物化、生化、药代和安全性等性质的多维空间的分子操作, 因而具有丰富的药物化学内涵。
物演化成先导物 (hit-to-lead) 以确定先导物 (lead discovery), 经优化 (lead optimization) 确定候选药物 (drug candidate), 最终达到临床应用的目的。这个全过程是通过结构变换和改造将活性化合物发展成患者可使用的药物, 从分子水平由非药向成药的演化。笔者已从不同侧面阐述了药物分子设计的策略内涵[1−3], 本文以药物的活性和成药性的视角, 讨论构建药物化学结构应注重的问题。
-
关键词: 镉,紫色土,冲积土,可培养微生物,微生物生物量C、N,细菌群落结构,PCR-DGGE 发表时间: 2012-09-01 11:18:27
-
关键词: 药物,多晶型,定量分析 发表时间: 2012-07-29 11:02:15
-
关键词: 转化研究,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个体化医学 发表时间: 2012-07-29 11:00:30
-
关键词: 分子设计,内在活性,成药性,先导物优化 发表时间: 2012-07-29 10:59:04
-
关键词: 药物杂泛性,药物设计,多靶标作用,成药性 发表时间: 2012-07-29 10:57:44
-
关键词: 盐酸博安霉素,温度敏感原位凝胶.胶凝温度.流变学.质构特性.药代动力学 发表时间: 2012-07-29 10: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