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乙腈和氨水团簇的激光电离实验研究

张泰龙 | -> | 977| 1| 0.3364MB |乙腈,氨水,二元团簇,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张泰龙 张泰龙 | 文档量 |浏览量19833

摘 要 在355nm 激光波长下应用多光子电离和分子束技术研究了乙腈和氨水的混合团簇, 所得的团簇离子以(CH3CN) +n 、( CH3CN) nNH+3 和(CH3CN) n (NH3 ) + 为主, 中性团簇以二元团簇( CH3CN ) n(NH3) m/ ( CH3CN) n(NH4OH) m 为主。离子产物是来源于中性的二元团簇先吸收部分激光能量解离成稳定的小团簇和碎片, 然后再发生分子蒸发和电离的过程, 并未发生明显的质子转移反应。
    分子团簇的形成一般认为是由范德华力或氢键的作用形成的。其中以氢键的作用最为牢固和
普遍存在。由氢键参与的质子转移反应和缔合现象是许多化学、生物过程的基本步骤, 其理论实验研究一直是化学家们的研究重点[ 1, 2]。在先前的研究中, 人们通过激光光解、光电子能谱以及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已经发现氢键在成簇和质子转移反应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并且总结了一些团簇的成键规律和确定了一些几何构形[ 3—12] 。文献[ 13] 曾对NH3 二元团簇正离子的解离进行了研究, 他们认为有两个主要解离通道分别生成NH+4 + NH2 及NH3+ NH+3 。Xia 等人[ 14]用多光子电离质谱方法探测了质子化氨和甲醇二元团簇离子的亚稳态分解过程, 他们提出质子和一个氨分子先结合形成一个离子核NH+4 , 然后该离子核被其他分子逐步溶剂化。李连斌等人[ 15] 用氘元素示踪法研究了氨和甲醇团簇中的质子转移反应, 他们认为质子转移主要来自OH 和NH3 中的H。
    目前对氢键成簇能力的实验研究数据仍然不够充足和系统化。我们选择了相对研究较少的乙
腈和氨水的混合成簇能力作为研究内容, 试图从实验的角度来探索和理解氢键团簇离子的反应实
质。本文报道了用激光多光子电离质谱技术对乙腈和氨水的混合样品进行实验的结果, 并讨论了团簇离子的形成机理。
张泰龙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乙腈和氨水团簇的激光电离实验研究

(336.4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