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扰动强化河道底泥对磷持留能力的研究

谢宝平 | -> | 841| 0| 0.3507MB |磷,扰动,底泥,城市河道

谢宝平 谢宝平 | 文档量 |浏览量22667

摘要:以城市河道上覆水和底泥为材料,研究了扰动对底泥持留磷能力的强化作用,并分析了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底泥扰动促进了上覆水中磷向底泥中迁移。与对照试验相比,溶解性磷酸盐(DIP)和总磷(TP)平衡浓度分别降低了73.02%和42.39%;与原底泥相比,扰动试验底泥中溶解性磷酸盐(DIP)的释放量降低了173.77 mg·kg-1,对照试验底泥中DIP 的释放量基本保持一致。另外,底泥扰动后,钙结合态磷(Ca-P)含量显著增加,并接近总磷的增加量;而对照试验底泥中,总磷的净增加量比较均匀地分配到弱吸附态磷(NH4Cl-P)、铁结合态磷(Fe-P)、钙结合态磷(Ca-P)中。
    底泥不仅是城市河道水污染物迁移的一个主要归宿,同时也是制约河道水质改善的重要次生污染源。特别是在富营养化成为水质重要指标之一的今天,有关底泥磷在底泥-水界面的迁移转化已经越来越引起关注[1-2]。研究表明,即使河道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内源释放仍会使上覆水中磷含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甚至可以维持水体富营养化水平长达数十年[3]。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内源磷的释放愈加得到人们的重视,并研究了多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控制内源磷的释放[4-7]。但不容忽视的是,每一种方法均或多或少地会向水环境引入化学、生态风险或显著改变底泥-水界面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以往的研究大多忽视了如何利用底泥的典型特点(比表面积大,富含铁、锰等金属离子以及碳酸钙等矿物颗粒)来探索内源磷的控制方法。
    研究表明,底泥扰动会促进内源磷的释放[8-9]。但底泥扰动过程中,在复氧作用下,中小分子有机物会被氧化殆尽,底泥的组成被改变,即以矿物构架为主的铁、硅等无机大分子胶体成为其主要组成,有利于对磷的专属性吸附[10],并且底泥扰动会加速具有高能吸附点的铁氧化物的形成[11],这均有利于对上覆水中磷的吸附。被吸附的磷又会转化成底泥中的某种形态磷,进而导致底泥中磷的形态分布被改变[12-13],这可能有利于强化内源磷在底泥中的固定。基于此,本文采用扰动的方式促使底泥再悬浮,研究了扰动对底泥持留磷能力的强化作用,并分析了扰动对底泥强化磷持留能力的机理,以期为合理利用底泥进行水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谢宝平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扰动强化河道底泥对磷持留能力的研究

(350.7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