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空间配置研究的鼻祖是杜能,他提出的农业圈层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20世纪中期,老一辈地理学家开展了大量农业区划方面的研究[1~5],揭示了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为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奠定了重要基础。20世纪后期,部分学者开始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来进行土地适宜性分区[6~14]。但这一时期研究的重点是土地而非农用地。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用地被占用的威胁不断加大,如何使最适宜农用的地方保留下来作为农业利用,耕地资源的时空演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15~17]。使地区基本农田数量与空间得到合理配置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基本农田空间配置是将基本农田保护数量落实到具体地块单元的过程,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依据在空间上选择一定面积的耕地作为基本农田的过程。其研究思路为:首先确定基本农田适度保有量,在市域层面上进行耕地适宜性评价,对评价单元适宜作物耕种的程度进行排序,将农作物种植条件较为适宜、被建设用地侵占风险较小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结合江苏省主体功能分区的试点市泰州市的工作基础,选定其作为研究区域进行探讨。
-
关键词: 人口适宜性分区,人口分布优化,泰州市 发表时间: 2013-09-25 17:04:13
-
关键词: 基本农田,适宜性评价,配置,泰州 发表时间: 2013-09-25 17:02:57
-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太湖 发表时间: 2013-09-25 17:01:51
-
关键词: 蠡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水质评价 发表时间: 2013-09-25 17:00:18
-
关键词: 太湖流域,湖泊沉积,土壤侵蚀,定量关系,土地利用 发表时间: 2013-09-25 16:59:13
-
关键词: 太湖,河流,水质,多元统计分析 发表时间: 2013-09-25 16: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