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当归挥发性成分动态积累规律与适宜采收期分析

胡晓高 | -> | 954| 2| 1.026619MB |当归,挥发性成分,动态积累规律,相似度与聚类分析,适宜采收期

胡晓高 胡晓高 | 文档量 |浏览量19072

摘要 目的: 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当归挥发性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进行分析, 以评价当归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方法: 采用GC - MS法分析鉴定当归的挥发性成分, 分析条件为: Ag ilentH P- 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 0125 mm @ 30 m @ 0125 Lm ), 进样口温度230 e , 程序升温, 分流比15B1, 氦气流速1mL# m in- 1。结果: GC- M S法分析鉴别当归挥发油中32个成分, 其中正丁烯基酜内酯、异丁烯基酜内酯、Z - 藁本内酯、E - 藁本内酯4种主成分总量约占总油的53%以上。相似度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产地当归在10月份时挥发性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具有良好的相似性; 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当归药用部位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变幅较大。结论: 不同产地当归挥发性成分组成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反映了当归种质的遗传稳定性; 当归在不同的生长期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含量相差较大, 提示该类成分的合成与其生长周期密切相关。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当归主要活性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分析评价表明, 当归药材传统采收期在秋末冬初( 10月份)是适宜的。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 O liv. ) D iels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 根为其药用部位[ 1] 。当归入肝、心、脾经, 药性甘、辛、温, 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当归主要活性成分为富含具有内酯结构的苯酞类、芳香酸及其酯类等挥发性成分, 以及糖类、脑苷类成分等[ 2~ 4] 。当归挥发性成分在解痉、镇痛、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 以及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 5, 6] , 在临床上多用于妇女血虚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等疾病[ 5] 。本实验
对我国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当归样品挥发性成分从其动态变化与积累规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评价, 为当归药材传统采收期的合理性提供现代认识, 为指导当归药材生产与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胡晓高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当归挥发性成分动态积累规律与适宜采收期分析

(1026.619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