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高效复合菌对多菌灵的生物降解

巩冰蓝 | -> | 895| 0| 0.35748MB |多菌灵,红球菌属,产碱菌属,复合菌群,生物降解,正交优化

巩冰蓝 巩冰蓝 | 文档量 |浏览量25406

摘要: 将多菌灵降解菌Alcaligenes sp. 和Rhodococcus sp. ( 编号为A 和R) 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并采用三波长校正法和HPLC 法测定不同复配降解体系中多菌灵的残留量,比较了纯培养和复合菌群对多菌灵的降解效果,最后对高效复合菌的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 试验结果表明,得到的高效降解复合菌群AR5( A∶R 复配比例1∶4) ,培养24 h 后可完全降解100 mg·L - 1 的多菌灵,对200 mg·L - 1 多菌灵的降解率为74. 25%,明显优于单一菌株的降解效果. 同时,该复合菌群对高浓度多菌灵也具有较好的耐受和降解能力,72 h 内可将初始浓度为600 mg·L - 1 的多菌灵降解至10 mg·L - 1 左右. 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群的最优降解条件为温度30 ℃、pH = 6. 0、接种量7%,该条件下多菌灵的降解率可达75. 76%. 添加少量氮源( 如尿素和酵母浸粉) 可以促进复合菌对多菌灵的生物降解.
    多菌灵( Carbendazim) 是一种高效内吸性杀菌剂,广泛应用于由半知菌、多子囊菌等真菌引起的
农作物病害的防治中; 工业上,多菌灵主要用于皮革、造纸和橡胶等材料的防霉防腐. 同时,多菌灵还是许多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主要水解产物和有效成分( Mazellier et al., 2003) . 多菌灵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条件下降解半衰期较长,其在蔬菜、水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可通过食物链的积累效应影响人类健康. 研究表明,多菌灵可引起肝病( 潘尚任等,1989) ,甚至导致染色体畸变( Sarrif et al. ,1994)等,并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优势度也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向月琴等,2008) . 微生物的生物降解是消除残留多菌灵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已报道的多菌灵降解菌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 ( Fuchs et al. ,1978) 、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 Holtman et al. ,1997; Xu et al. ,2006) 、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sp. ( 张桂山等,2004 ) 、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张丽珍等,2006) 和一株木霉菌株Trichonderma sp. ( 田连生等,2009) 等. 以往有关多菌灵降解菌的研究多侧重于单一菌株的纯培养,而实际上混合培养可能更有利于多菌灵的生物降解,微生物可通过群落之间的代谢协同作用迅速将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彻底降解,也更易于在污染环境中成为优势群体( 王伟东等, 2005) . 因此,本文利用实验室已分离筛选得到的两株多菌灵降解菌( Rhodococcus sp. 和Alcaligenes sp. ) 进行复配,比较其与纯培养降解菌的降解效果差异,以期获得一种高效复合菌剂. 同时,对复合菌的降解条件进行优化,为土壤中多菌灵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巩冰蓝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高效复合菌对多菌灵的生物降解

(357.48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