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天然土壤对BDE-47的吸附特征

杨兴 | -> | 613| 0| 1.266016MB |DE-47,土壤,吸附,动力学,等温线

杨兴 杨兴 | 文档量 |浏览量14472

摘要:研究了BDE-47 在3 种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天然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包括吸附过程动力学和热力学等温线。结果表明,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式较单室一级动力学模式更适于描述BDE-47 在天然土壤上的吸附过程动力学特征,尤其是在吸附初始阶段(0 ~ 49h)。快吸附在自吸附初始到表观吸附平衡的整体吸附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而慢吸附的贡献率则逐渐增加并在97 h 后达到相对稳定。快吸附达到其吸附容量的时间远快于慢吸附。在吸附开始阶段的3~5 h,BDE-47 吸附总量的增加主要决定于快吸附,但在后续的吸附阶段,慢吸附的影响逐渐成为主导。因BDE-47 水相溶解度很低,在较窄的平衡浓度范围内,线性分配模式和非线性Freundlich 模式对BDE-47 的吸附等温线都能提供很好的拟合结果。在Freundlich 模型结果中,具有较低(0.72%)和较高(7.90%)TOC 分数的土样的非线性指数n 都明显低于1.0(分别为0.75±0.03 和0.74±0.02),表明2 种土样在相应的BDE-47 平衡浓度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吸附特征;而另一TOC 分数居中(2.86%)的土样则表现出显著的线性行为,其非线性指数n 明显接近1.0(1.03±0.03)。
    作为以往普遍使用的溴代阻燃剂成分,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不仅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广泛检出,而且某些组分已被证实具有神经毒性、致癌性和致功能紊乱[1],例如高溴代降解产物BDE-47。由于PBDEs 能通过饮食[2]、室内/外空气[3-4]及特定条件(如儿童玩具[5]、儿童吃土行为)等直接暴露于人体,并经由食物链/网富集和放大[6],其生
态毒理学效应日益受到重视[7]。土壤在多介质体系中通常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富集汇和二次释放源[8],而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erials,SOM) 及其组分的吸附作用是其中的核心控制过程之一,直接影响POPs 的归趋和生物效应[9-10],也对污染土壤的控制与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迄今为止,多数研究集中在PBDEs 的多介质分布、跨界传输、降解转化和毒理效应等方面[11];但多溴联苯醚土壤吸附行为的相关研究仍然比较匮乏和不足,仅有极少数与植物吸收有关的非生物吸附、低溴代组分(如BDE-28)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等温线特征的报道[12-15]。为进一步补充和验证已有的成果,本文拟选择另一具有代表性的PBDEs 组分(BDE-47)为例,研究其在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天然土壤上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开展土壤中PBDEs 迁移、转化和归趋的研究提供背景资料,也可为PBDEs 污染土壤的控制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杨兴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天然土壤对BDE-47的吸附特征

(1266.016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