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在因素之一,也是构成生物体生长、发育和遗传的重要调节因子[1]. 20世纪50年代初McClintock在玉米基因组中首次发现转座子,此后在其他植物、细菌、病毒、酵母、昆虫及人类基因组中也发现了转座子的存在.
mariner类转座子是Tc1/mariner超家族的成员,最早由Jacobson等(1986)在研究毛里塔尼亚果蝇Drosophila mauritiana白眼基因的一个不稳定突变体时发现并命名[2],随后在其他昆虫、酵母、动物以及人类[3~6]和水稻、大豆等植物[7~8]基因组中也发现了大量的mariner类转座子. mariner类转座子长约1.3 kb,末端带有30 bp左右的反向重复序列,中间编码346个氨基酸的转座酶蛋白,插入基因组时使靶序列产生二核苷酸TA的侧翼序列[3]. mariner类转座子是由DNA介导的转座元件,以“切割— 黏贴”的方式进行转座,其转座过程仅与转座酶有关,与宿主因素无关,从而导致该类转座元件在不同物种的广泛分布,并且可以在不同物种间水平传播[9~10]. mariner类转座子存在的广泛性、宿主的多样性,及其不依赖于宿主的转座机制,使其具备了转化载体的潜能[11].近年来的研究证明,mariner类转座子的一些成员不仅能够对果蝇不同种系进行转化,而且还能转化其他非宿主生物,如从原生动物利士曼原虫、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禽类和鱼[12~14],表明mariner类转座子是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物种的基因定位和遗传转化研究的有力工具. 本研究对灰飞虱体内的mariner类转座子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同时对所得序列进行分析,以期为新型mariner类转座子载体的开发奠定基础,并为灰飞虱体内mariner类转座子在系统进化中的地位提供依据.
-
关键词: 灰飞虱,mariner类转座子,序列分析,系统学分析 发表时间: 2013-12-06 09:30:27
-
关键词: 厌氧发酵,纤维素降解,产氢,复合菌系,纤维素降解酶 发表时间: 2013-12-06 09:27:58
-
关键词: 盐生杜氏藻,硝酸盐,硝酸盐转运蛋白,硝酸盐吸收率 发表时间: 2013-12-06 09:24:06
-
关键词: 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结构域,纯化,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交叉反应 发表时间: 2013-12-06 09:18:44
-
关键词: 盐碱胁迫,水稻,花粉,扫描特征,生活力,柱头接受能力 发表时间: 2013-12-06 09:14:27
-
关键词: 亚热带,针叶树种,阔叶树种,凋落物,失重率 发表时间: 2013-12-06 09: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