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粒剂配制的可行性。以乳状液的中位径( D50) 为因变量,各表面活性剂用量为自变量,采用混料均匀试验设计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筛选表面活性剂品种; 用比例法与对分法优化各表面活性剂用量; 采用旋转挤压造粒法造粒。将筛选获得的农乳500 与农乳602 号用于配制15% 三唑磷微乳粒剂,其乳状液外观为淡蓝色透明状,分散相颗粒迁移速度为0,且不同水质( 水硬度: 0 ~3 420 mg /L,水温: 10 ~ 50 ℃) 下乳液稳定性均合格; 乳状液D50为54. 2 nm,粒径分布范围为15. 7 ~ 122 nm,粒径增大速率为0. 01% /min; 乳状液在相对离心力10 730 × g 下离心5 min 未发生相分离。结果表明: 该三唑磷微乳粒剂的乳状液为微乳液,微乳粒剂可以成功配制。
观为固体,且用水稀释后能形成微乳液的新型制剂,则可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参照农药剂型命名原则[12],可考虑将这一新剂型统称为固体微乳剂( solidified microemulsion,SME) ,根据其外观又可再细分为多种名称,如外观呈粉状的为微乳粉剂( micro-emulsifiable powder,MEP) ,外观呈颗粒状的为微乳粒剂( micro-emulsifiable granule,MEG) ,外观呈片状的为微乳片剂( micro-emulsifiable tablet,MET) ,等。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固体微乳剂的文献报道。笔者以三唑磷( triazophos) 为模式农药,就微乳粒剂配制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胶孢炭疽菌,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烯唑醇,腈菌唑,咪鲜胺 发表时间: 2012-06-05 10:17:34
-
关键词: 喷雾法,灌根法,吡虫啉,烟粉虱,持留量,防效 发表时间: 2012-06-05 10:16:04
-
关键词: 黄瓜菌核病,抗菌蛋白,发酵条件,生物防治 发表时间: 2012-06-05 10:14:43
-
关键词: 农药,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毒理学,职业暴露 发表时间: 2012-06-05 10:13:35
-
关键词: 固体微乳剂,微乳粒剂,混料均匀试验设计,三唑磷 发表时间: 2012-06-05 10:12:03
-
关键词: 农药剂型,喷雾参数,采样方法,小油菜,代森锰锌,原始沉积量 发表时间: 2012-06-05 10: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