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胞外多聚物在生物除磷过程中作用的关键。
利用核磁共振磷谱(31 P2NMR) 对磷形态进行分析和定量在土壤、底泥等环境样品的分析中已得到了应用, 如Khoshmanesh[3 ] , Reitzel 等[4 ]利用核磁共振分析底泥中磷的形态变化; ehmann 等[5 ]利用核磁共振分析土壤中磷的形态及迁移规律。但据作者所知还没有利用31 P2NMR 对于提取的生物污泥胞外多聚物含磷形态研究的相关报道。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31 P2NMR 方法考察三种污泥的EPS 中磷的形态及相关比例, 从而进一步探讨在生物除磷过程中EPS 的作用。同时考察了EPS 提取、储存过程以及测定前的p H 值调节对测定的影响。
-
关键词: 三乙烯四胺(TETA),二硫化碳,配合物,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 发表时间: 2011-11-29 11:56:39
-
关键词: 农药分子,荧光光谱,量子化学 发表时间: 2011-11-29 11:55:21
-
关键词: 多角度,偏振,高光谱,遥感,森林土壤 发表时间: 2011-11-29 11:54:18
-
关键词: 有色溶解有机物,光漂白,三维荧光光谱,厦门湾 发表时间: 2011-11-29 11:52:45
-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 发表时间: 2011-11-29 11:51:32
-
关键词: 胞外多聚物,核磁共振磷谱,生物除磷,磷形态 发表时间: 2011-11-29 11: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