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生物除磷污泥胞外多聚物含磷形态的核磁共振分析

曹力军 | -> | 993| 2| 0.236527MB |胞外多聚物,核磁共振磷谱,生物除磷,磷形态

曹力军 曹力军 | 文档量 |浏览量5958

摘 要 利用31 P2NMR 研究了生物除磷污泥胞外多聚物( EPS) 的含磷形态, 并对检测方法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测定的三种污泥EPS 中磷的形态有五种, 磷酸盐、磷单脂、DNA 磷、聚磷末端、焦磷酸盐和聚磷。具有除磷能力的A/ A/ O 和A/ A/ O2MBR 污泥其EPS 中主要含的是聚磷, 证明了EPS 中含磷不仅是依靠吸附磷酸盐或生物聚磷过程磷酸盐的滞留, 而且EPS 本身可能也参与了生物聚磷过程。同时实验证明, EPS 提取过程会对EPS 含磷形态产生影响, 但提取时间在1h 内时影响较小; EPS 在储存前需要进行中和, 从而避免储存过程不同磷形态之间的转化。EPS 含磷形态的31 P2NMR 测定过程中, EPS 样品的p H值对峰的分离和各峰化学位移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需要控制样品p H > 1310 以确保测定过程的准确性。
    污水中的氮和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其中磷元素被认为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1 ] 。由于生物方法除磷不会导致大量化学沉淀、便于磷的回收利用, 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现有对生物除磷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污泥絮体整体的除磷特点、或者聚磷微生物种群特性的研究上, 而对于组成污泥絮体大部分结构的胞外多聚物研究较少[2 ] 。而研究生物除磷污泥的胞外多聚物(ext 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 简称EPS) 含磷形态是进一步
研究胞外多聚物在生物除磷过程中作用的关键。
    利用核磁共振磷谱(31 P2NMR) 对磷形态进行分析和定量在土壤、底泥等环境样品的分析中已得到了应用, 如Khoshmanesh[3 ] , Reitzel 等[4 ]利用核磁共振分析底泥中磷的形态变化; ehmann 等[5 ]利用核磁共振分析土壤中磷的形态及迁移规律。但据作者所知还没有利用31 P2NMR 对于提取的生物污泥胞外多聚物含磷形态研究的相关报道。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31 P2NMR 方法考察三种污泥的EPS 中磷的形态及相关比例, 从而进一步探讨在生物除磷过程中EPS 的作用。同时考察了EPS 提取、储存过程以及测定前的p H 值调节对测定的影响。
曹力军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生物除磷污泥胞外多聚物含磷形态的核磁共振分析

(236.527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