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铅锌矿区先锋植物野艾蒿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特征

张澎玉 | -> | 767| 1| 0.371933MB |野艾蒿,植物修复,生物富集,耐性

张澎玉 张澎玉 | 文档量 |浏览量25986

摘要:采用野外采样系统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年限废弃地野艾蒿对Cu、Zn、Pb、Cd 的富集与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年限废弃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而减少,野艾蒿对Zn 和Pb 的富集量较大,不同年限废弃地中野艾蒿和土壤Cu、Zn 和Pb 的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野艾蒿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有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而增加的趋势。野艾蒿的不同部位在不同年限废弃地中累积不同重金属的能力不同,除3 a 废弃地野艾蒿中Pb 的含量地上部分小于地下部分外,其他环境中重金属含量都表现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野艾蒿对4 种重金属都有不同程度的转运能力,Cu 在不同年限废弃地的生物富集系数均为最大,野艾蒿对Cu、Cd 转运能力较强。野艾蒿根系对Pb 有弱的滞留效应为36.59%,对Cu、Cd、Zn 没有滞留效应。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野艾蒿能吸收富集多种重金属并且具有耐重金属的特性,基于其具有生物量较大、生长速度快的特点,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矿山开采可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工业原料,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随着金属矿山开采规模日益扩大,矿渣废弃物占用农田、毁坏山林、污染水源、恶化环境,对生存环境与矿山利益引发的生态问题突显[1-4]。基于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性和广泛性,矿业开发后的废弃地修复是环境保护工作中急需开展的紧迫任务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植物修复以其具有绿色、廉价和潜在经济效益等优点,并且更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而迅速成为国际环境修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5-7]。在植物修复的过程中,超富集植物的寻找、开发和应用是关键。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是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生物量较大,且能在铅锌矿区正常生长,在我国有广泛的分布。目前我国重金属耐性植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环境适宜、物种资源丰富的南部矿区[8-10],对于西北地区的耐性植物研究较少,同时有关野艾蒿对重金属的富集方式和耐性机制研究很少[11]。本文研究了在甘肃陇南某铅锌矿不同年限废弃地上自然生长的野艾蒿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耐性机制。
张澎玉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铅锌矿区先锋植物野艾蒿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特征

(371.933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