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海洋真菌Y26-02的灰黄霉素类化学成分

李嘉悦 | -> | 1864| 0| 0.285958MB |海洋真菌,灰黄霉素,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李嘉悦 李嘉悦 | 文档量 |浏览量41101

摘要: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Y26202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 H220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数据对这些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洋真菌Y26202菌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灰黄霉素( griseofulvin, 1) 、表灰黄霉素( ep igriseofulvin, 2) 、异灰黄霉素( isogriseofulvin, 3) 、脱氯表灰黄霉素( dechloroep igriseofulvin, 4) 、脱氢灰黄霉素(dehydrogriseofulvin, 5) 、4′- 丁氧基异灰黄霉素( 4′- butoxyisogriseofulvin, 6) 、2′- 丁氧基表灰黄霉素( 2′-butoxyep igriseofulvin, 7) 。结论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其中化合物6、7是新天然产物。
    相对于陆生生物资源, 人们过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甚少,然而海洋占地表面积的70%左右,是生物资源的巨大宝库。由于海洋生物大都生长于海洋特定的“极限环境”中,这就使得海洋生物具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以维持其生命活动。海洋真菌是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组成类型,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从1988年陆续有文献报道。直到1992年,从海洋真菌中发现的新的化合物只有15个。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各种结构鉴定手段的快速发展, 海洋真菌的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蓬勃兴起,发展迅速[ 1 ] 。
    海洋真菌Y26202于2006年12月分离自南海潮间带红树植物许树(C lerodendrum inerme) 。该菌株经纯化后,于培养基上进行大量发酵。作者从该真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 利用各种分离手段分离得到7个灰黄霉素类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确定其结构分别为:灰黄霉素( g riseofulvin, 1 ) 、表灰黄霉素( ep igriseofulvin, 2) 、异灰黄霉素( isogriseofu lvin, 3) 、脱氯表灰黄霉素( dechloro ep igriseofulvin, 4) 、脱氢灰黄霉素( dehydrogriseofulv in, 5) 、4′2 丁氧基异灰黄霉素(4′2 butoxy isogriseofulvin, 6) 、2′2 丁氧基表灰黄
霉素( 2′2 bu toxy ep igriseofulvin, 7 ) 。化合物127的结构式见图1。
李嘉悦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海洋真菌Y26-02的灰黄霉素类化学成分

(285.958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