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无针粉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对小鼠血清IgG抗体的影响

贾佳 | -> | 706| 0| 0.681744MB |无针粉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贾佳 贾佳 | 文档量 |浏览量8590

摘要: 本文以破伤风类毒素 (tetanus toxoid, TT) 为研究对象, 对比自制的无针粉末注射系统与普通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对小鼠的免疫效果。考察氢氧化铝吸附破伤风类毒素 (Al(OH)3-TT) 粉末的制备工艺, 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考察其微粉学性质。结果表明, 增加盐浓度、延长吸附时间均可提高吸附药量。NaCl浓度为0.4 mol·L−1 吸附效果较好, 大于0.8 mol·L−1, 蛋白会发生盐析; 反应10 min 后吸附量趋于稳定。体系pH值及温度在考察的范围内对吸附药量影响不大。根据优化后工艺制备的Al(OH)3-TT 平均粒径为 (60.6 ± 4.4) μm。将自制的Al(OH)3-TT 无针粉末注射剂与普通皮下注射剂对比,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破伤风抗毒素IgG 抗体浓度。结果表明, Al(OH)3-TT (含TT 30 μg) 无针粉末注射小鼠, 4 周后破伤风抗毒素IgG 抗体浓度为 (6.19 ± 0.52) U·L−1, 8 周后为 (10.70 ± 0.78) U·L−1, 而普通皮下注射组 (含TT 20 μg) 分别为 (4.25 ± 0.58)、(7.48 ± 0.57) U·L−1, 提示自制的Al(OH)3-TT 无针粉末注射剂免疫原性较好, 为进一步开发破伤风类毒素无针粉末注射剂提供了技术参考。
    无针粉末注射 (powder needleless injection, PNI)主要是利用高速气体喷射, 将药物递送至皮内、皮下或黏膜部位, 具有无针、无痛、无交叉感染, 便捷、微量、高效和安全等特点, 适用于多种类型特别是对酸和酶不稳定的蛋白、多肽等生物工程药物[1−3]。现代研究表明,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尤其是表皮层具有丰富的抗原呈递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s), 可产生较高的抗体滴度, 特别适合疫苗免疫[4, 5]。但表皮层分布于皮肤表面下100~200 μm
处, 常规针头注射方式一般很难准确将药物递送至此层; 而无针粉末注射技术可通过控制载药粉末大小、速度等参数将药物递送至表皮层[6], 从而利用该层丰富的抗原呈递细胞, 大大提高免疫效率[7]。国外文献研究表明, 无针粉末注射给予流感病毒可达到与普通针头注射相当或更高的免疫效果[8, 9]。
    本课题组在前期自制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的基础上[10, 11], 进一步研制了破伤风类毒素 (tetanustoxoid, TT) 无针粉末注射剂, 免疫小鼠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检测破伤风抗毒素IgG 抗体浓度, 并与普通注射剂对比, 验证无针粉末注射剂的免疫效果。
贾佳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无针粉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对小鼠血清IgG抗体的影响

(681.744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