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农药废水对秀丽隐杆线虫毒性效应及其主要有毒组分

张雅轩 | -> | 705| 0| 0.30436MB |农药废水,秀丽隐杆线虫,生物测试,毒性评价,主要致毒物

张雅轩 张雅轩 | 文档量 |浏览量20961

摘要:应用battery 生物测试法,检测研究农药废水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命周期、繁殖速率、生殖能力、头摆和身体弯曲频率等影响的生物毒性,及其引发生物毒性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在已经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GB 8978—1996]情况下,处理出水对受试动物仍然存在致毒效应;线虫的世代周期对进水的毒性最为敏感,产卵数量对出水的毒性最为敏感;进水毒性主要来自易受酸性调节影响的有机污染物,出水毒性主要来自易受碱性调节影响的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该项生物测试的毒性参数,可用于指示存在于低CODCr 废水中的生物毒性;所用的毒性鉴别评价(TIE)方法,可用于鉴别废水中引发致毒效应的关键污染物。废水中悬浮颗粒污染物的生物毒性至关重要,尚未研究,有待继续。
    我国是农药生产大国,农药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都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尤其是农药废水的排放。化学法是目前我国工业废水监测的主要手段,而且主要有赖于COD 等极少参数,对可能存在的关键毒物及其去除效果均不清楚。
    20 世纪90 年代,由美国EPA 率先开发的复合污染环境样品的毒性鉴别方法———毒性鉴别评价法(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IE)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实验程序不断得到完善[1]。该法是在进行化学分析之前,首先通过毒理实验对比样品经各种处理后毒性的变化,鉴定有毒化学组分存在并推断所存在毒物的理化特性和所属类别,然后将有毒组分有针对分离出来进行化学分析,从而简化水样的化学分析过程,显著降低分析费用和人力投入。TIE 程序由毒物特征实验(PhaseⅠ)、毒物鉴别(PhaseⅡ)和毒物确认实验(PhaseⅢ)3 个阶段组成[2-4]。修正的TIE 程序已经用于废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毒物的追踪[5-9]。
    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是模式生物中最为简单、遗传和发育背景了解较为清楚的物种之一。秀丽隐杆线虫在试验条件下容易培养,对各种环境应激比较敏感,从卵发育到成虫只需60 h 左右,可以在短时间内方便地观察到生殖能力、头部摆动频率、身体弯曲频率、体长等变化的多个亚致死效应指标。线虫毒性实验具有快速、简便、费用低廉等特点,因此线虫已成为生态毒性检测系统极具吸引力的生物[10],已应用于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的毒性检测中[11-14],适用于液体介质和沉积物毒性的检测[15]。
    本文尝试引入模式动物线虫,并利用线虫多个亚致死效应指标检测追踪,经TIE 毒物特性实验(PhaseⅠ)中的过滤、pH 调节和固相萃取(SPE,C18)处理前后废水毒性的变化,初步判断废水中毒物的种类,并评价这一系列毒性检测方法是否适用于废水的生态毒性评价;利用GC-MS 定性分析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以期为废水毒性消减和有效控制有机毒物排放提供技术支撑。
张雅轩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农药废水对秀丽隐杆线虫毒性效应及其主要有毒组分

(304.36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