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控制尾矿堆场的重金属污染,笔者等提出了污泥屏障的构想[2]. 一方面,位于尾矿下部的污泥经过固结之后,渗透系数可以降低到1. 0 ×10 - 7 cm / s 以下,担当底部屏障的角色,通过减少AMD 渗流量控制金属污染物的迁移. 另一方面,污泥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强烈的吸附作用和厌氧还原作用能够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固定. 在硫酸盐还原反应发生之前,污泥可以通过吸附、碳酸盐和氢氧化物沉淀以及与Fe-Mn 氧化物共沉淀等机制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固定. 硫酸盐还原反应开始以后,还可通过微生物厌氧呼吸导致的还原作用实现对金属离子的固定. 特别是在厌氧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l,SRB) 代谢氧化有机物,通过电子传递体系将氧化有机物产生的电子传递给硫酸盐,使硫酸盐还原产生H2 S. 而H2 S 可以与酸性采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沉淀,达到固定重金属的目的[3].
图1 是金属活动性与环境Eh-pH 的关系. 可以看出,pH 值与氧化还原电位( Eh) 同时影响金属的活动性. 一般来说,还原环境倾向于降低绝大多数重金属的活动性;而在相同的Eh 条件下,pH 对金属活动性的影响更为显著[4]. 图1 同时还给出了典型酸性采矿废水和实验所用污泥的Eh-pH 条件. 由于AMD 具有很低的pH 值,会反过来加速尾矿中重金属的溶出. 这已经被静态浸提实验[5]、渗透柱动态溶滤实验[6]和酸性中和容量实验[7]所证实. 类似地,AMD 与污泥屏障相互作用时,必然会逐渐消耗污泥的碱度,导致污泥从中性向酸性转化. 而污泥屏障在原有还原条件下固定的重金属,可能会在酸化过程中二次溶出. 显而易见,污泥屏障应当具备足够的酸缓冲容量,才能够抑制pH 降低引起的重金属二次溶出问题. 关于土-水体系的酸缓冲容量研究,
主要见于天然或污染含水层[8]、污染沉积物[9]、垃圾焚烧灰[10]、垃圾填埋场[11].而目前关于污泥酸缓冲容量的研究很少[12]. 本研究通过酸滴定实验实测了污泥的酸缓冲容量,并确定污泥中重金属溶出与pH 之间的定量关系. 基于达西定律及酸碱中和反应原理,试图建立污泥屏障重金属溶出的数学模型,从酸缓冲容量消耗的角度预测污泥屏障对重金属的固定时效.
-
关键词: 泉州湾;重金属,台风“凤凰( Fung-wong)”,表层沉积物,悬浮颗粒物 发表时间: 2012-08-23 09:38:58
-
关键词: 地下水质,覆盖度,胡杨,柽柳,塔里木河 发表时间: 2012-08-23 09:37:30
-
关键词: 镧,酸雨,复合伤害,大豆幼苗,生长指标,光合指标 发表时间: 2012-08-23 09:36:12
-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中和,沉淀,水铁矿,环境属性 发表时间: 2012-08-23 09:34:50
-
关键词: 酸性采矿废水,污泥屏障,酸缓冲容量,重金属 发表时间: 2012-08-23 09:33:11
-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茶叶, 微量元素 发表时间: 2012-03-16 1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