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中药透皮剂的研究

田语琴 | -> | 7417| 6| 0.230224MB |透皮剂,扩散,渗透效果,分光光度法

田语琴 田语琴 | 文档量 |浏览量25702

摘 要 透皮给药比口服和注射给药具有避免肝脏首过效应、避免胃肠道降解、避免皮肤损伤、释药
速率稳定、血药浓度可控, 毒副作用小, 停、用药方便和给药频率低等优点, 利于长期治疗。本实验中草药组成复方以水提醇沉法、回流法、浸制法制得浸膏, 采用改良的F ranz 扩散装置, 以离体鸡皮为屏障生理盐水为接受介质,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复方在不同条件下的吸光度, 来判断其透皮效果。结果表明, 回流法制得透皮剂浸膏的吸光度最大。回流法所制透皮剂渗透效果最佳, 随着时间的延长, 渗透效果不断加强,其透皮效果明显优于水提醇沉法和浸渍法; 水提醇沉法和浸渍法所制透皮剂效果不显著。
    透皮给药的原理主要是药物作用于表皮的角质层和活性表皮进入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循环, 药物可破坏角化细胞间质, 造成角质层裂解剥落, 促使表皮细胞间隙增大, 从而降低皮肤对药物的阻滞作用, 利于药物经表皮细胞间隙透皮扩散。对于脂溶性较强的药物而言, 由于可以与角质层脂质相容, 细胞间类脂结构无疑是其渗透进入真皮层的最佳途径, 角质层的屏障作用较小, 其经皮渗透的主要限速因素是由角质层向生长表皮层的转运过程; 相反, 对于强极性的水溶性药物而言, 在角质层的扩散是它们的主要限速过程。另一种途径是通过毛囊, 皮脂腺和汗腺的吸收。当药物开始经皮渗透时, 因其通过皮肤附属器吸收的速度快于经过表皮吸收的速度, 所以药物先通过附属器途径吸收. 当药物透过表皮途径到达血液循环后, 药物经皮渗透达到稳定, 此时附属器的吸收途径可以被忽略, 所以, 药物通过角质层的阶段是经皮吸收的决定阶段[1 ]。
    中药复方是一个复杂的化学系统, 几乎包含各类化合物一强极性、中等极性、弱极性、挥发油
类、大分子、金属离子和微量元素等, 如何从中提取、分离有效成分并确定其药效是研究主题。
田语琴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中药透皮剂的研究

(230.224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