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虹鳟养殖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刘浩英 | -> | 571| 0| 0.361599MB |虹鳟养殖,生命周期评价,养殖模式,中国

刘浩英 刘浩英 | 文档量 |浏览量7857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和北京市虹鳟养殖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将虹鳟养殖生命周期划分为饵料生产、电力生产、化学品生产和养殖污染排放4 个阶段,考虑了全球变暖潜势、能源消耗、酸化潜值和富营养化潜值4 种环境影响类型,以获得1 t 养殖增重量为评价的功能单位,对虹鳟网箱养殖模式、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虹鳟养殖模式的环境影响从高到底依次是富营养化潜值、全球变暖潜势、酸化潜值和能源消耗;网箱养殖模式的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53.963、0.939、0.717 和0.017,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的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35.213、4.827、2.896 和0.049,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7.404、5.545、3.305 和0.055;富营养化潜值是虹鳟养殖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其主要来自养殖污染排放。3 种虹鳟养殖模式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分别为6.69、5.52 和2.02,我国虹鳟养殖模式的环境性能从高到低依次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网箱养殖模式。减少养殖污染排放、降低电能消耗和提高饵料利用率是提升我国虹鳟养殖模式环境友好性的关键。
    虹鳟(Rainbow trout)是硬骨鱼纲、鲑形目、鲑科、鲑属动物。其肉质细嫩、含脂量高、营养丰富,因而广受欢迎。2000 年的全球虹鳟总产量为448 000 t,是仅次于大西洋鲑的鲑科鱼类养殖品种。虹鳟从上世纪50 年代引入中国,现年产量已达15 000 t,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等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
    在提供大量优质蛋白和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传统的虹鳟池塘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模式因为养殖污染的直接排放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现代化的虹鳟工厂化养殖模式通过降低饵料系数节约了资源,其中的循环水养殖模式通过水体的处理循环重复利用,避免了养殖污染的排放又节约了水资源,但是工厂化养殖模式的高能耗一直是被诟病的对象。目前,一个很迫切的问题就是需要从生命周期角度全面分析我国虹鳟养殖模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可持续虹鳟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物质能量输入、输出及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是目前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具[2-3]。2004 年,Papatryphon[4]第一次将LCA 用于鲑鳟鱼饲料的环境影响评价,拉开了LCA 在水产养殖领域应用的序幕。其后,Mungkung[5]将LCA 应用于泰国虾养殖的环境影响评价;Aubin[6]、Pelletier[7]、Orbcastel[8]等陆续进行了鲑科鱼类的生命周期评价。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仅有李君[9]进行了海洋贝类利用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本研究运用LCA 的方法,建立我国虹鳟养殖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体系,比较我国3 种主要虹鳟养殖模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旨在探究我国虹鳟养殖系统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识别养殖环节中的环境影响关键点,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虹鳟养殖产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刘浩英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中国虹鳟养殖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361.599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2213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