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殖后洲滩湿地生态恢复的景观设计途径_以长江新济洲滩为例

郝高超 | -> | 661| 0| 0.534533MB |洲滩湿地,生态恢复,景观设计,Steinitz六步骤模式,长江新济洲滩

郝高超 郝高超 | 文档量 |浏览量20239

摘 要:长江南京段新济洲滩是一处由心滩不断扩大形成的洲滩湿地,由于人类长期垦殖、修筑垸堤等活动,导致洲滩湿地的景观格局和过程发生根本性改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退化。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参照Steinitz景观设计六步骤模式,构建了描述、过程、评价、改变、评估和决策模型,探讨洲滩湿地的生态恢复途径,指出拆除垸堤、去除人类过分干扰是新济洲滩生态恢复的关键,恢复自然洪水过程、让自然做功、恢复季节性湿地及生境是其基本途径。模拟维持现状、拆除圩堤、拆除防洪堤3种预景,分析不同预景洲滩湿地面积、生物栖息地面积变化,结果表明拆除防洪堤将使洲滩季节性、洪水泛滥湿地面积所占比重分别将由5%、4%增加到56%、24%,长江鱼类、龟鳄类、涉禽类栖息地面积所占比重由7%、11%、5%分别增加到21%、75%、56%。湿地是重要的景观生态系统,利用Steinitz六步骤模式进行生态恢复途径的探讨,对其他湿地生态恢复的规划和设计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湿地是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具有持续为人类提供食物、原材料和水资源等生态系统服务的潜
力[1],并在防洪抗旱、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休闲旅游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3]。随着18世纪以来湿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不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天然河流和滨水湿地都急剧减少,湿地生态系统的消失和退化趋势十分严重[4],①。洲滩系指河流高低水位之间的广阔地域,在不同的湿地类型中,洲滩湿地最易受自然和人类的干扰,洪水、沉积、污染、树木残片等,都能对洲滩生态系统带来重要影响[5]。
    生态恢复———使生态系统回到原始状态,被经常用来遏制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在过去几十年国内外出现了大量湿地恢复的典型案例,如基西米河(Kissimmee River)生态恢复工程、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生态恢复工程、阳澄湖湿地保护恢
复工程、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程等,湿地生态恢复和重建已成为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广泛认可的生态恢复的案例很少,由于人类干扰继续存在,完全的生态恢复很难完成,大部分案例只是采用环境无害管理的方式减轻人类干扰的影响[6,7]。相关的恢复工作显示,大多缺乏有效地恢复和改善流域或区域的生态条件[8,9],多数恢复工作并没有考虑到对恢复效果的跟踪监测[7]。已有湿地生态恢复的研究聚焦于大坝、水库、河湖滨水区、土地利用变化等[6,10,11],较少涉及河流中的洲滩岛屿生态恢复的研究。
    本研究以垦殖后的长江新济洲滩为例,探讨洲滩湿地生态恢复的景观设计途径。新济洲滩是一处由心滩不断扩大形成的洲滩湿地,由于人类长期垦殖、修筑垸堤等活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退化,近年来湿地恢复工程效果有限。本研究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探讨洲滩湿地的生态恢复。
郝高超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垦殖后洲滩湿地生态恢复的景观设计途径_以长江新济洲滩为例

(534.533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2213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