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5122.1-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 第1部分:特性和试验方法

被浏览
样品基质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 第1部分:特性和试验方法
检测范围
GB/T 25122的本部分规定了机车车辆用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术语和定义、使用条件、一般特性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为机车车辆(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动车、客车及拖车等)牵引电路与辅助电路供电的电力电子变流器。 本部分也适用于其他牵引机车车辆(例如有轨电车、地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电力电子变流器。 本部分适用于完整的变流器机组及其配置,包括: ——半导体器件组件; ——集成冷却系统; ——中间直流环节的部件,包括与直流环节相连的滤波器; ——半导体驱动单元(SDU)及有关传感器; ——保护电路。 本部分不适用于为半导体驱动单元(SDU)提供电气控制电源和变流器工作有关的其他设备(如传感器)供电的变流器。 变流器的电子控制装置、与半导体驱动单元( SDU)无关的传感器和半导体驱动单元(SDU)的印制板组装应符合GB/T 25119的规定。 本部分不适用于电动汽车或GB/T 25119中阐明的低压或小功率变流器。 下列类型的供电电源应予考虑: ——交流接触网; ——直流接触网; ——车载电源(例如发电机、蓄电池以及其他电源)。 注:在本部分中,术语“用户”和“制造商”是指合同中的双方。
详细说明
    GB/T 25122《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第1部分:特性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补充技术资料。
    本部分是GB/T 25122的第1部分。
    本部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 61287-1:2005《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第1部
分:特性和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与IEC 61287-1:2005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l)进行标示。本部分与IEC 61287-1:200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对第1章“范围”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对适用领域和不适用领域的说明;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并增加了GB/T 2900. 36-2003;
    ——由于国内电压频率采用50 Hz,所以删除了有关60 Hz的内容;
    ——在IEC标准中,重复进行介电试验时,试验电压值为初始试验电压值的80%,由于在基础标准GB/T 21413.1-2008规定为85%,作为产品标准要求至少应等同于基础的要求,故本部分改  为85%;
    ——删除我国不适用的IEC 61287-1:2005的8.1的所有内容,第8章其他章节的编号相应调整;
    ——按照GB/T 6553中的分级,对本部分中材料分组的值进行了更正。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部分是在TB/T 2437-2006《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特性和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制定。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H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8)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冯江华。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严树钢、刘贵、胡家喜、李国锋、刘泰、赵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