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_1_6_二磷酸酶AMP变构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刘永林 | -> | 3699| 11| 1.031032MB |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抑制剂,糖尿病
致许多并发症的产生, 如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病变及血管并发症等。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 据预测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 200 万, 约有1.48 亿人是糖尿病高风险人群[1]。
糖尿病分为两种类型, 胰岛素依赖型 (I 型) 和非胰岛素依赖型 (II 型), 其中Ⅱ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95%。生物学研究表明, 导致糖尿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和肝葡萄糖生成增加。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药物主要有两类: 一是针对胰岛素分泌不足, 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二是改善胰岛素抵抗, 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降低内源性葡萄糖生成的抗糖尿病药物应用于临床。二甲双胍可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 但作用的分子靶标还不清楚。
已有研究表明, 内源性葡萄糖生成增加是造成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内源性葡萄糖主要来源于肝脏。肝脏产生葡萄糖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内源性合成葡萄糖, 即糖异生作用 (gluconeogenesis);另一种是肝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因此, 通过调控糖异生途径, 减少内源性葡萄糖的生成, 成为开发新作用机制抗糖尿病药物的新策略。
糖异生作用 (图1) 是将乳酸、甘氨酸和丙三醇等三碳前体, 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糖异生过程中, 果糖1, 6-二磷酸酶 (FBPase)催化果糖-1, 6-二磷酸盐转化为果糖-6-磷酸盐, 并释放出一分子磷酸。该催化反应是内源性葡萄糖生成的控速步骤之一, 抑制果糖-1, 6-二磷酸酶的活性, 可减少内源性葡萄糖的生成, 降低血糖水平。因此, 果糖-1, 6-二磷酸酶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新作用机制的抗糖尿病药物。
-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高浓度养殖废水,氨氮去除率,优化条件,动力学分析 发表时间: 2012-08-09 16:09:21
-
关键词: 含盐生活污水,生物营养物去除,MUCT,生物种群 发表时间: 2012-08-09 16:07:46
-
关键词: 硝化,盐度,N2O 发表时间: 2012-08-09 16:05:14
-
关键词: 沿江化工园区,有机提取物,体外培养,睾丸细胞,生殖毒性 发表时间: 2012-08-09 16:03:55
-
关键词: 淹水厌氧,红壤,铁异化还原,腐殖酸 发表时间: 2012-08-09 16:01:52
-
关键词: 亚热带,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 2012-08-09 15: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