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枯落物持水与土壤渗透性能

林丽明 | -> | 379| 0| 0.466643MB |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枯落物,贮水量,渗透率

林丽明 林丽明 | 文档量 |浏览量3324

摘 要: 为川西亚高山人工林水源涵养效益评价与林分结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对该区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针叶林类型林地枯落物蓄积量及其最大持水量、土壤贮水与渗透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 1) 林地枯落物蓄积量随林龄增大而增加, 排序为: 70 a 云杉林( F) > 40 a 云杉林( C) > 40 a 云杉- 落叶松林( E) > 55 a 云杉林( B) > 40 a 落叶松林( D) > 桦木林( BF) > 25 a 云杉- 落叶松林( A) > 灌木林( SF) > 裸露地( BL) , 林地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也呈相同的趋势。( 2) 随土壤深度增加, 土壤容重逐渐增大, 有机质与非毛管孔隙度逐渐减小, 土壤pH 、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变化趋势不明显。( 3) 在0~ 30 cm 土层, 滞留贮水量在3631 2~ 7031 7 t/ hm2 , 排序为: E> C> F> SF> D> BF> B> A> BL; 最大贮水量在1 2291 4~ 2 3151 4 t/ hm2 , 排序为: SF> D> F> E> A> B> BF> C> BL。( 4) 在0~ 20 cm 土层, 初渗率在01 80~ 251 95 mm/ min, 排序为: C> D> E > BF> B> SF> F> A> BL; 稳渗率在01 55~ 41 25 mm/ min, 排序为: BF> E> SF> A> B> F> D> C> BL。( 5) 各渗透率指标与土壤容重极显著负相关( P< 01 01) , 与有机质含量、非毛管孔隙度极显著正相关( P < 01 01) ; 稳渗率与枯落物蓄积量显著正相关( P <01 05) 。
    川西亚高山林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是中国半壁江山的/ 水塔0, 是西南及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被誉为庇护四川及长江流域的/ 绿色万里长城0[ 1] 。近些年来, 长江洪灾固然有全球气候异常的客观原因, 也与上游天然林过度采伐、人工林配置不合理等所导致的森林调洪贮水与消洪补枯能力降低有关。据报道, 仅在1985~ 1995年间川西天然林面积就减少了351 1%[ 2] 。随后更新的人工林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经营技术落后,导致该区森林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不断削弱。因此,水源涵养能力的恢复与调控研究已经成为川西亚高山植被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和热点。关于不同地区植被类型地被物持水、土壤贮水与渗透性能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3~ 8] , 但有关川西亚高山人工林类型枯落物持水、土壤贮水和渗透性能综合研究却报道很少, 目前该区森林水文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林冠层与地被物层水分传输方面[ 9~ 12] , 因此急需开展川西
亚高山人工林类型林地枯落物与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枯落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是保持和提高森林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它还具有改良土壤、截持降雨、减少雨滴溅蚀、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土壤水分贮存和入渗作为森林植被的主要水文过程和功能, 是反映森林植被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作用的重要水文参数[ 1, 2] , 因此研究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林地水文效应是探讨流域产流机制的基础和前提, 对于研究不同植被类型水文过程的调节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川西亚高山几种人工针叶林类型为研究对象, 对林地枯落物及土壤贮水与渗透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与自然类型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评价现有人工林林地水文效应及合理配置人工林林分结构,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丽明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川西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枯落物持水与土壤渗透性能

(466.643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2213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