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胆汁酸代谢网络分析中药黄药子的肝毒性

谢滕坤 | -> | 1277| 0| 0.919268MB |胆汁酸,黄药子,黄独素B,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相关分析

谢滕坤 谢滕坤 | 文档量 |浏览量48308

摘要: 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UPLC-MS) 胆汁酸代谢网络分析方法评价黄药子乙醇提取物
(ethanol extraction, ET) 和单体化合物黄独素B (diosbulbin B, DB) 致小鼠的肝毒性。通过小鼠毒性实验, ET 和DB 给药组小鼠都可见明显的肝脏毒性。血清胆汁酸含量测定结果经主成分分析后, 空白组和给药组区分明显,ET 和DB 给药组矢量方向一致, 但两者之间也有一定距离, 提示DB 是黄药子致肝毒性的主要毒性成分之一。经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后, 结果表明牛磺酸结合型胆汁酸对表征ET 和DB 致小鼠肝毒性具有重要的贡献, 且以牛磺酸结合型为主的胆汁酸与ALT 和AST 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因此以牛磺酸结合型为主的胆汁酸可作为评价黄药子致小鼠肝毒性的生物标识物。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评价黄药子致肝毒性及致毒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黄药子为薯蓣科属植物黄独 (Dioscorea bulbiferaL.) 的块茎, 其性寒凉, 味苦, 具有凉血、消瘿、降火、解毒的作用[1]。长期服用黄药子后可使肝内转氨酶活性增高, 产生类似中毒性肝炎的临床体征。研究表明,黄药子的毒性成分主要是薯蓣皂苷类和以黄独素B(diosbulbin B, DB) 为代表的二萜内酯类。据报道黄独素B 可引起小鼠急性中毒, 且毒性与给药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黄药子除对肝细胞的直接损害外, 胆汁淤积、胆盐的刺激可能是造成肝损伤的原因之一[3,4]。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胆汁酸的合成和排泄过程, 经过了肝脏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两大屏障, 机体内整个胆汁酸代谢谱与肝、肠及胆道系统密切相关。因此, 胆汁酸代谢网络变化对于研究肝损伤机制, 肝毒性中药的毒性研究及其防治药物的筛选和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黄药子和黄独素B 致肝毒性的研究仅限于一些常规的药理 (毒理) 实验, 对于中毒前后生物体内的内源性物质的影响未见报道, 因此黄药子及其主要成分黄独素B 所致肝毒性是否与内源性胆汁酸代谢网络变化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在黄药子和黄独素B 致小鼠肝毒性药理实验基础上,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的分析技术
(UPLC-MS) 对小鼠血清中的胆汁酸进行准确定量分析并结合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 揭示胆汁酸代谢网
络与肝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 为进一步研究黄药子肝毒性机制奠定基础, 对于其他肝毒性中药的毒性
研究、化学性肝损伤的评价等也具有借鉴意义。
谢滕坤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基于胆汁酸代谢网络分析中药黄药子的肝毒性

(919.268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2213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