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养源条件下螺旋鱼腥藻生长与产嗅特征研究

麦子 | -> | 1072| 1| 0.303921MB |螺旋鱼腥藻,土臭素,氮源,磷源,营养盐

麦子 麦子 | 文档量 |浏览量41323

摘要: 蓝藻次生代谢产物所导致的嗅味问题已成为饮用水的主要水质问题之一,然而不同种属蓝藻的产嗅特征往往差别明显. 本研究将从洋河水库中分离得到的可高产土臭素( geosmin) 的螺旋鱼腥藻( Anabaena sp. ) 进行扩大化培养,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源条件下的生物量及土臭素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了不同营养盐条件对该螺旋鱼腥藻生长及产嗅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氮源及磷源条件下,产生的土臭素主要分布在藻细胞内,胞外含量基本在0. 2% ~ 9. 6% 的范围内; 与氨氮相比,硝氮更能促进螺旋鱼腥藻的生长,最高产嗅量是氨氮条件下的1. 4 倍; 氨氮浓度0. 5 mg /L条件下,相应藻细胞及产嗅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 8 × 104 cells·mL - 1 和1. 1 × 104 ng·L - 1 ,而硝氮浓度在2. 0 mg /L条件下达到最高值,分别为6. 6 × 104 cells·mL - 1和1. 3 × 104 ng·L - 1 ; 与氮源条件相比,磷源浓度在0. 12 mg /L条件下才能够显著促进藻细胞的生长,是螺旋鱼腥藻生长的限制性营养源. 洋河水库中营养盐的浓度已具备螺旋鱼腥藻生长所需的营养条件,为抑制该水库的蓝藻水华及嗅味问题,应有效削减水库中营养盐尤其是磷的含量.
    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以及由此引发的蓝藻水华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之一. 蓝藻水华的发生,不仅冲击自来水厂的正常运行,其次生代谢物所导致的嗅味问题,已成为饮用水中所面临的主要水质问题之一[1]. 我国尤其自2007 年无锡“水危机”事件后,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日益引起高度的关注[2]. 2-甲基异莰醇( 2-methylisoborneol,2 -MIB) 和土臭素( geosmin) 是最为常见的致土霉味问题的嗅味物质. 研究表明多种蓝藻,如席藻、颤藻、束丝藻、鱼腥藻等,均可代谢产生此类物质[3,4]. 有关蓝藻产嗅的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水华鱼腥藻( Anabaena flosaquae)土臭素的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随光照强度变化,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5]; 而温度的增加可增强叶绿素a 的产生,但同时抑制了土臭素的合成[6];不同营养源因素条件下的蓝藻产嗅特征也有报道[7],然而对不同种属蓝藻来说,营养盐对其产嗅的影响往往差别明显[8],这可能与相应蓝藻的具体种属以及生理生态特性有关. 2007 年洋河水库暴发
的嗅味事件中,已确定螺旋鱼腥藻水华产生的土臭素是主要致嗅物质,含量最高达到7 100 ng /L[9]. 然而有关该种属蓝藻的生理生长特征,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产嗅特征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评价.
    本研究利用在洋河水库嗅味暴发期分离得到的螺旋鱼腥藻,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源条件下螺旋鱼腥藻的生物量、土臭素产量等各项指标,探讨了该螺旋鱼腥藻不同营养盐条件下的生理生长及产嗅特征.相关结果对于预测水库蓝藻水华导致的嗅味问题,进而针对性的采取相应应对处理技术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麦子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不同营养源条件下螺旋鱼腥藻生长与产嗅特征研究

(303.921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2213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