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861-2012 汽车轮胎和摩托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 多点试验

被浏览
样品基质
汽车轮胎和摩托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 多点试验
检测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除仅供临时替换使用轮胎以外的新的轿车充气轮胎、载重汽车充气轮胎和摩托车充气轮胎。
详细说明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8861-2002《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与GB/T 18861-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在“范围”一章中增加了“摩托车轮胎”(本版的第1章);
    ——增加了“转动惯量”术语,(本版的3.8);
    ——增加了“摩托车轮胎转鼓直径要求”(本版的5.1.1);
    ——增加了“摩托车轮胎试验速度”(本版的6.2);
    ——增加了“摩托车轮胎试验负荷和充气压力”(本版的6.3);
    ——修改了“试运行时间至少1h”(2002版和本版的7.2);
    一一增加了“摩托车轮胎的热平衡时间应不小于3h”(本版的7.3);
    ——增加了“摩托车轮胎最少升温行驶时间30 min”(本版的7.5)}
    ——增加了“摩托车轮胎滚动阻力修正系数K值”,并将轿车轮胎的K值修改为0.008(2002版8.3,本版的9.2);
    ——增加了“转鼓直径换算”(本版的9.3);
    ——调整了“试验设备精度”(2002版的C.4.1,本版的C.4.1)I
    ——调整了“仪器精度”(2002版的C.5,本版的C.5);
    ——增加了“摩托车轮胎的最少升温行驶时间”(2002版的D.3,本版的D.3);
    一一增加了有纹理鼓面中的纹理深度的“80粒度”单位值(2002版的D.4,本版的D.4)。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0 18164:2005《轿车轮胎、载重汽车轮胎和摩托车轮胎一滚动阻力的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标准与IS0 18164:2005相比在结构上有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0  18164:2005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0  18164: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l)进行了标示,附录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改变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检验检疫局工业品检测中心、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青岛高效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海大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少梅,柴德龙、刘爱芹、乔玲玲、韩福涛、李博慰、徐丽红、张洪刚、杨齐、郑光亮、李宁。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886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