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标准是对GB/T 8884-1988《食用马铃薯淀粉》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 8884-1988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一、增加了检测内容
——根据国际惯例,增加了糊化温度指标、pH值指标、电导率指标;
——根据食品安全卫生要求及国际惯例,增加了微生物指标。
二、修订了检测指标
——水分含量:优级品由≤18%改为18%~20%;
——白度:优级品由≥94%改为≥93%.一级品由≥89%改为≥90%,合格品由≥84%改为 ≥88%;
——斑点:一级晶由≤7.0个/cm2.改为≤5.O个/cm2;
——细度:优级品由≥99, 60%改为≥99. 90%;
——二氧化硫:由≤30 ppm,改为优级品≤10 mg/kg、一级品≤15 mg/kg、合格品≤20 mg/kg;
——砷:由≤0. 5%,改为≤0.3%;
——铅:由≤1.O%,改为≤O.5%。
三、规范了检测方法
——粘度:将原标准应用的恩氏粘度,改为目前国际通用的布拉班德粘度RU;
——为综合体现酸碱度,将原“酸度”指标删除,改用“pH值”。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T 8884-1988同时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正彪、周庆锋、吕春林、师学良、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