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11551 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本标准与GB 11551-2003的主要差异有:
——标准名称修改为《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由“M.类车”扩展为“M类汽车和最大设计总质量不大于2 500 kg的N1类汽车,以及多用途货车”(见第1章);
——增加了“多用途货车”的定义(见3.10);
——增加r安全气囊的提示信息和在』I有安全气囊保护的座位上使用后向几章约束系统的警告信息(见4.1.4和4.1.5);
——增加和修改了技术要求的部分内容(见4.2);
——增加了车辆型式的变更和扩展(见第6章);
——增加了滑车试验程序(见附录E)。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11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巾心、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金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汽车系、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训、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奥托立夫(卜海)汽车安伞系统研发有限公司、延锋r‘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高田(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天合汽车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研发中心、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通川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陆汽车亚太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振东、文宝忠、李维菁、刘玉光、白鹏、朱海涛、吴卫、罗书美、李宪斌、尹雪峰、张丽丽、杨义、林智桂、李i红、赵会、禹慧丽、刘卫国、卢放、张金换、沈海东、王大志、李绍东、曲艳平、郑祖丹、杨建萍、马叶红、谭春申、顾蔚新、王振飞、彭凯、郭永利、孙浩、龚士军、路斌、刘翠、王存、严昀、胡光锁、蔡燕新、李东彬、黄斌、吴蒙、李刚。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10 51-1989、GB 11551-2003.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 14166 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
GB 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ISOFIX固定点系统及上拉带固定点
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 20913-2007 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