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106-1999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被浏览
样品基质
饮用水、地下水和轻度污染水中的氟化物
检测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中氟化物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饮用水、地下水和轻度污染水中的氟化物。检测范围0. 2~2 000 mg/L。加入已知量的氟化物,检测下限可低至o.02 mg/L。本标准不适用于废水和工业排放的污水中氟化物的测定。
详细说明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0 10359-1:1992《水质一氟化物的测定一第1部分:电极法测定饮用水和轻度污染水》。
    IS0 10359~1是IS0 1992年12月1日首次向世界公布的水氟测定的最新国际标准检验方法。
    本标准与IS0 10359-1:1992的区别是总离子强度缓冲液(TISAB)中的掩蔽剂不同.ISO用的是环
己二胺四乙酸(CDTA),而本标准用的是柠檬酸三钠。CDTA价格昂贵,而柠檬酸三钠系国产普通试剂,
其费用仅为ISO方法的百分之一,其抗干扰效果不仅与IS0 10359-1等效,且略优于IS0 10359-1。本标准除此之外其他各项均与IS0 10359-1相同。
    本标准与GB/T 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有以下不同:①从方法
的先进性上讲,本标准等效于IS0 10359-1,而GB/T 5750中水氟测定方法是沿用的70年代的老方法。
②从技术条件上讲GB/T 5750中水氟测定方法中的两个TISAB液抗干扰效果均低于本标准,其
TISAB 1液由于柠檬酸三钠的含量过高对电极膜有影响。⑧GB/T 5750中“水氟测定方法”不适合我国
高氟区及普通基层工作人员的应用,
    本标准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卫生部全国地方病防治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负责起草,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辽宁省地方病研究所、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淑兰、吉荣娣、张文荣、马惠娟、曹慧丽、任海林、陈雪青。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