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183.1-2010 起重机 车轮及大车和小车轨道公差 第1部分:总则

被浏览
样品基质
起重机 车轮及大车和小车轨道公差
检测范围
GB/T 10183的本部分规定了由GB/T 6974.1定义的起重机及其轨道的安装和运行状态下的公差。本部分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由于结构正常尺寸或形位偏差引起的过载,从而提高起重机的运行安全性和保证各部件达到其预期寿命。 本部分所规定的公差均为极限值。由载荷效应引起的弹性变形不包括在内。为达到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需要在设计阶段采用其他设计准则考虑这些弹性变形。 对于特定类型起重机的具体公差值,在GB/T 10183的其他各部分中规定。
详细说明
    GB/T 10183《起重机车轮及大车和小车轨道公差》分为2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本部分为GB/T  10183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0 12488-1:2005《起重机车轮及大车和小车轨道公差第1部分:总则》(英文版)。包括其修正案(技术勘误)IS0 12488-1:2005/Corl:2008(E)。
    本部分等同翻译IS0 12488-1:2005。
    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IS0 12488的本部分”一词改为“GB/T  10183的本部分”;
    b)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对于IS0 12488-1:2005引用的国际标准已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部分用我国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
    d)  将IS0 12488-1:2005的技术勘误IS0 12488-1-Corl:2008的内容纳入正文,经改动的内容在正文中的页边处用垂直双线( II)标识;
    e)对IS0 12488-1:2005中部分公差符号做了编辑性的调整,同时,公差符号与对应示意图不一致也做了订正。
    本部分是对GB/T 10183-2005的修订。本部分与GB/T 10183-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由桥式和门式起重机扩大至所有轨道上运行的起重机。
    ——将公差定义为构造公差和运行公差两类,并依据起重机在整个寿命期内的总运行距离,把公差划分为4个等级。
    -GB/T 10183-2005不考虑起重机工作时的弹性变形,本部分则提出应考虑;对于高敏感度系
    统,可能需要选用表1中所列的更高一级的公差等级。
    ——规定公差值适用的工作环境温度为20℃。当起重机运行场所的平均环境温度达不到此条件时,公差值应做相应调整。
    ——对不同的承载金属结构作了规定:例如,表4和表5规定的起重机车轮或小车车轮接触点高度公差Ah,以及表2和表3规定的相应的轨道公差适用于在大车或小车钢轨上运行的刚性结
    构,即适用于主梁、小车架或门架的箱形梁结构。对于由开式断面构成的框架结构,所用公差可以低一级或两级。
    -GB/T 10183-2005是修改采用IS0 8306:1985,结合国情,还引用了GB/T 14405-1993和
    GB/T 14406-1993中的相关规定。本标准则是等同采用IS0  12488-1: 2005,不再引用产品
标准,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7)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桂佩康、李秀苇、何铀、唐宪锋、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