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吧
谱图
学堂
商城
登录/注册
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色谱教材
我的书架
4
分享
封面
试读
摘要
试读
简介
试读
第一章 色谱分析分离方法概述
试读
第 1 节 不同年代各种分析方法所占的比例
试读
第二章 色谱定性与定量方法
试读
第 1 节 利用保留值定性
试读
1.载体对角鲨烷柱保留指数(I)的影响
试读
2.载体对聚乙二醇柱保留指数(I)的影响
试读
3.被水汽沾污前后聚乙二醇柱上亲水溶质保留指数的变化
试读
4.保留指数随固定液氧化的变化
试读
5.不同厂家生产的聚乙二醇固定液的保留指数
试读
6.保留值测量达到不同精度时对某些操作参数稳定度的要求
试读
第 2 节 色谱-质谱联机定性
试读
1.常用毛细管柱流失本底
试读
第 3 节 色谱-红外光谱联机定性
试读
1.常用的有机光谱及其对应的微观运动
试读
2.几种双键的δCH(面外)和其倍频
试读
3.甲基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4.亚甲基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5.次甲基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6.链烯及双键碳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7.三键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8.苯核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9.羟基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10.醚类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11.NH基团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12.C=N 及 N=N 基团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13.硝基、亚硝基及N氧化物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14.有机卤素化合物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15.有机磷化合物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16.有机硫化合物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17.硼化合物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18.有机硅化合物的红外特征频率
试读
19.适用不同GC柱的光管规格
试读
20.联机常用GC参数及操作条件的选择
试读
第 4 节 其他定性方法
试读
1.鉴定色谱分离后组分的常用方法
试读
2.用于注射器中的一些消除剂
试读
3.用于消除柱的常用消除剂
试读
4.官能团的测定
试读
5.香薷挥发油主要成分的鉴定
试读
第 5 节 峰高和峰面积的准确测定
试读
1.不同峰高比(φ)时总分离效能指标(K')和测量误差(P e/%)的关系
试读
2.重叠峰中小峰面积A'1的校正系数(f1)
试读
3.重叠峰中大峰面积(A' 2)的校正系数(f)
试读
4.正壬烷峰面积与相对误差
试读
5.邻二甲苯峰面积与相对误差
试读
第 6 节 定量校正因子
试读
1.部分有机化合物在TCD上的校正因子
试读
2.部分有机化合物在FID上的校正因子
试读
3.同系物物质的G1与F1值
试读
4.各种基团的RMR值(以苯为100)
试读
5.不同类型化合物的F,G,N o值
试读
6.各种原子在不同类型化合物中所体现的有效碳数
试读
第 7 节 定量分析及痕量分析
试读
1.不同h1/h2时测量小峰峰面积的相对误差
试读
2.色谱分离参数对浓度型检测器峰高和峰面积定量分析精度的影响
试读
3.C8 芳烃异构体的分析(FID检测器)
试读
第 8 节 色谱定量分析误差及数据处理
试读
1.Dixon舍弃商Q值表
试读
2.Grubbs 舍弃界限T值表
试读
3.绘制纯苯中甲苯含量的标准(工作)曲线时的回归分析计算表
试读
4.相关系数检验表
试读
5.置信因子t分布表双边
试读
6.F分布表(α=0.01)
试读
7.F分布表(α=0.05)
试读
8.F分布表(α=0.10)
试读
9.F分布表(α=0.25)
试读
10.对同一种标准物质的观测数据及计算公式
试读
11.x^2/f分布的95%分位数(x^2 0.95/f)
试读
12.最大残差法系数Cr
试读
13.极差法系数dn
试读
14.最大残差法和极差法自由度
试读
15.t分布临界值t p(υ)
试读
16.面包中有机磷杀虫剂测定各分量不确定度
试读
17.各分量不确定度
试读
第三章 气相色谱检测器及检测方法
试读
第 1 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概述
试读
1.常见气相色谱检测器分类表
试读
2.气体和液体的灵敏度符号、 单位及含义
试读
3.不同色谱柱允许的柱外变宽体积
试读
4.τ对不同W1/2的色谱峰高和峰宽的影响
试读
5.检测器的τ设置值
试读
6.常用气相色谱检测器典型性能对照表
试读
7.常见检测器的放大器性能指标
试读
8.记录器和三种数据处理装置的功能及配备计算机情况比较
试读
第 2 节 热导检测器TCD
试读
1.气体和有机蒸汽的热导系数[单位0.1W/(m.K)]
试读
2.TCD的热散失
试读
3.常用热丝性能比较
试读
4.铼含量与热丝阻值及灵敏度的关系
试读
5.三种流型性能比较
试读
6.TCD的某些常用的相对质量响应因子
试读
7.不同类型化合物的F,G值
试读
8.部分基团的RMR值
试读
9.用基团截面法预测的RMR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试读
10.响应因子的测定
试读
11.TCD的最小检测量 (μg/g)
试读
12.近年商品TCD的技术指标
试读
13.外界因素对TCD响应值的影响
试读
第 3 节 氮磷检测器NPD
试读
1.FI、P和NP型操作条件比较
试读
2.NPD三种操作方式的性能
试读
3.四种形态电离源的NPD性能
试读
4.含氮化合物的RMR值
试读
5.不同结构化合物在NPD上的相对灵敏度
试读
6.不同化学结构氮化合物的检测限
试读
7.磷的最佳操作条件
试读
8.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试读
9.某些农药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试读
第 4 节 原子发射检测器AED
试读
1.光谱仪部件及操作条件
试读
2.某些元素的分析发射线
试读
3.HP 5921A AED的性能
试读
4.GC-MIP检测性能
试读
5.GC-MIP分析过的元素
试读
第 5 节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试读
1.不同FPD检测限和选择性的比较
试读
2.某些硫化物的实验n值
试读
3.某些有机磷化合物在FPD和NPD上MR值的比较
试读
4.在SPFD和DFPD上某些有机化合物响应值的比较
试读
5.某些商品FPD的气体流速及最佳O2/H2体积比
试读
6.GC-PDF和GC-AAS检测有机锡性能比较
试读
7.不同FPD对有机锡的检测限(pg)
试读
8.某些过渡金属化合物在SPDF上的检测条件及最小检测量
试读
9.27种元素在PFPD上的检测条件和性能特征
试读
10.五个硫化物在该条件下的检测限
试读
11.某些有机磷农药在FPD上的检测限
试读
12.某些氯化有机锡的保留时间和检测限
试读
第 6 节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试读
1.Ni和H2源性能的比较
试读
2.ECD中恒频率和恒电流型响应值与浓度的关系比较
试读
3.某些化合物在ECD上的MDQ和D值
试读
4.各类化合物的相对电子俘获系数(kr)(氯苯为1.0)
试读
5.各种卤化物的Kr值(全氟丙烷为1.0)
试读
6.卤代化合物结构异构体的Kr值比较(氯苯为1.0)
试读
7.不同氯原子数和位置对Kr值的影响
试读
8.Kr值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
试读
9.某些卤代酰基衍生物在ECD上的相对响应
试读
10.ECD上直接信号与变换信号的比较
试读
11.不同池体积、 不同流速对谱带变宽百分数θ①的影响
试读
12.某些化合物的斜率和截距值
试读
13.不同衍生物的电子俘获机理及最大响应温度
试读
14.不同类型化合物电子俘获系数的比较 (140℃)
试读
15.CH4 PDECD和Ni ECD相对响应值和最小检出量的比较 (150℃)
试读
16.某些卤代烃在通常ECD和O2S-ECD上不同温度下相对响应值的比较
试读
17.多环芳烃在通常ECD和O2S-ECD上相对响应值的比较(250℃)-1
试读
18.多环芳烃在通常ECD和O2S-ECD上相对响应值的比较(250℃)-2
试读
19.某些化合物在N2OS-ECD上响应增强倍数(350℃)
试读
20.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试读
21.三卤甲烷在二种ECD上的检测限
试读
第 7 节 化学发光检测器
试读
1.气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器
试读
2.不同N-亚硝基化合物的亚硝酰基相对响应值
试读
3.SCD和FPD检测限(D)和n值的比较
试读
4.SCD和FPD对异戊二烯和二氧化碳猝灭的比较
试读
5.某些硫化物的相对SCD响应值
试读
第 8 节 电导检测器ELCD
试读
1.850℃-1000℃下两种方式形成的反应产物
试读
2.ELCD的某些技术指标
试读
3.某些挥发性有机物在ELCD和ECD上的检测限 (nL/L)
试读
第 9 节 光电离检测器PID
试读
1.不同紫外光灯的性能
试读
2.各类化合物的检测限
试读
3.脂肪醇衍生化前后在PID上检测限比较
试读
4.光源和各类化合物的电离电位表
试读
5.三种PID对不同化合物的选择性(烷烃=1.0)
试读
6.不同载气的相对PID响应
试读
7.光源和典型化合物电离电位
试读
第 10 节 氦(氩)电离检测器HID
试读
1.某些化合物在HID上的检测限
试读
2.两种型号M-AID的检测限(μg/g)
试读
3.某些化合物在三种检测器上的相对摩尔响应值(甲烷=1.00)
试读
4.某些电离检测器的电离效率和相对灵敏度
试读
5.永久性气体的检测限
试读
6.不同检测器对六种气体的检测限(nL/L)
试读
7.三种检测器性能综合评价
试读
第 11 节 表面电离检测器SID
试读
1.SID与其他检测器性能比较
试读
2.SID对胺类响应的性能特征
试读
第 12 节 火焰电离检测器FID
试读
1.非烃类在FID火焰中的转化产物
试读
2.某些化合物的FID相对质量响应值(Sm)
试读
3.各基团的有效碳数值
试读
4.各类化合物的基团ECNn值
试读
5.几个多官能团化合物的预测举例
试读
6.S m,c和Sm的比较
试读
7.富氢FID对某些无机气体的检测限
试读
8.某些含氧化合物的理论和实验Sm值
试读
第 13 节 多检测器组合检测方法
试读
1.烃类化合物在PID/FID上的DRR值
试读
2.某些空气污染物的保留时间和PID/FID的响应比
试读
3.PAHs在PID/FID上的峰面积和峰高响应比(荧蒽=1.000)
试读
4.取代多环芳烃在PID/FID上的保留值和DRRh值
试读
5.TID①/FID的DRR值和检测限
试读
6.某些有机物在HID/FID上的DRR值
试读
7.不同条件下的I和ECD/FPD响应比
试读
8.PAHs和硝基化合物在ECD/PID上的DRRh值
试读
9.某些化合物的相对保留和响应比值
试读
10.空气样中被鉴定的化合物及其响应比
试读
11.胺异构体的相对峰强和峰数
试读
12.19号峰的MS和IR检索结果和AED的信息
试读
第四章 液相色谱HPLC检测器及检测方
试读
第 1 节 示差折光检测器RID
试读
1.表4-2-1 常用溶剂在20℃时的折射率
试读
2.HP 1100 示差折光检测器的性能规格
试读
第 2 节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UV-VIS
试读
1.一些发色基团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相应的摩尔吸光系数ε
试读
2.常用溶剂透过波长下限
试读
3.紫外吸收检测器的理论检测限
试读
4.HPLC检测器光源的使用波长
试读
5.流通池的选择
试读
6.匹配因子表
试读
7.HP 1100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性能规格
试读
第 3 节 电化学检测器ECD
试读
1.不同工作电极材料的极限电位
试读
2.三种不同流体动力学类型的安培检测池的特性
试读
3.各种电化学检测器性能比较
试读
第 4 节 荧光检测器FLD
试读
1.分子结构和离解与荧光的关系
试读
2.HP 1100 荧光检测器的性能规格
试读
3.无机阴离子对T发光的影响Tb-ACAC
试读
第 5 节 液相色谱检测技术
试读
1.组合试样鉴定结果
试读
2.LC-ECD 的应用
试读
3.LC-TEA 的应用
试读
第五章 气相色谱GC技术及应用
试读
第 1 节 气相色谱基础
试读
1.有关色谱图的概念
试读
2.有关保留值的术语
试读
3.填充柱与毛细管柱的比较
试读
4.样品处理指南
试读
5.毛细管GC常用的柱前压参考值
试读
6.色谱定量方法比较
试读
第 2 节 气相色谱仪器及操作
试读
1.几种进口高档GC仪器的配置
试读
2.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技术指标(用于载气控制)
试读
3.常见GC进样口和进样技术
试读
4.三种高档GC仪器的柱箱尺寸和控制参数
试读
5.WCOT柱的尺寸分类
试读
6.常用的不同厂商毛细管色谱柱牌号对照
试读
7.常用GC检测器的特点和技术指标
试读
第 3 节 气相色谱常用进样技术
试读
1.蒸气膨胀因子
试读
2.常见溶剂的沸点和实现溶剂聚焦宜采用的色谱柱初始温度
试读
第 4 节 裂解气相色谱技术及应用
试读
1.常见聚合物的裂解机理
试读
2.不同载气对聚苯乙烯裂解产物产率重复性的影响
试读
3.连续式裂解器和间歇式裂解器的比较
试读
4.铁磁合金的组成和居里点温度
试读
5.四种主要裂解器的比较
试读
6.不同裂解器上聚苯乙烯(PS)裂解产物的分布(%)
试读
7.一些聚合物的特征产物以及建议的鉴定聚合物用Py-GC条件
试读
8.用Py-GC测定PSDMS共聚组成的计算数据举例
试读
9.用ne计算方法和紫外光谱法测定共聚物摩尔组成的比较
试读
10.聚乙烯裂解时与支链结构有关的裂解产物
试读
11.PP裂解产物中四聚体和五聚体非对映异构体的相对峰面积(%)
试读
12.顺1,4-PBD的裂解反应动力学数据
试读
13.几种氨基酸的特征裂解
试读
第 5 节 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及应用
试读
1.静态顶空GC和动态顶空(吹扫-捕集)GC的比较
试读
2.一种压力控制定量管顶空进样装置的技术指标
试读
3.几种化合物在水-空气体系中的分配系数K
试读
4.顶空GC中常用的衍生化反应
试读
5.用多次顶空萃取技术测定苯乙烯和MOE的峰面积计算结果
试读
6.用多次顶空萃取测定结果
试读
7.4个样品的EO测定结果
试读
8.多点标准加入法所用样品
试读
9.变压器油分析有关数据
试读
10.顶空GC的特殊应用举例
试读
11.美国环保署(EPA)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试读
第 6 节 气相色谱新技术及应用
试读
1.提高GC分析速度可能采取的措施
试读
2.苯乙烯杂质的定性鉴定结果
试读
3.采用PTL后GC-FID和GC-MSD的保留时间比较
试读
4.采用PTL提高了保留指数的重现性
试读
5.HP微型GC的典型技术指标
试读
6.几种商品化的聚硅氧烷类高温GC固定液
试读
7.多维GC的其他应用举例
试读
第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及应用
试读
第 1 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
试读
1.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柱)色谱法的比较
试读
2.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的比较
试读
3.按分离过程物理化学原理分类的各种液相色谱法的比较
试读
第 2 节 亲和色谱法
试读
1.亲和色谱法的分类
试读
2.葡聚糖 Sephadex G 型主要物理性质和应用范围
试读
3.琼脂糖商品性能及应用范围
试读
4.聚丙烯酰胺商品性能及应用范围
试读
5.Utrogel的技术规格
试读
6.Sephacryl凝胶系列的性质
试读
7.常用硅烷偶联剂
试读
8.常用的不同pH值缓冲溶液的组成
试读
第 3 节 体积排阻色谱法
试读
1.常用凝胶
试读
2.NGX 的色谱性能
试读
3.Mioropak TSK H-Type柱的色谱特性
试读
4.NDG和μ-Bondagel的色谱性能
试读
5.Bio-Sil TSK柱的色谱性能
试读
6.Bio-Gel柱的色谱性能
试读
7.凝胶渗透色谱常用的流动相
试读
8.一些聚合物的折射率
试读
9.聚合物-溶剂体系中[η]- M 方程值
试读
第 4 节 键合色谱法
试读
1.化学键合相的类型及应用范围
试读
2.溶剂的选择性分组
试读
3.正相色谱使用的某些混合溶剂的特性
试读
4.反相色谱使用的某些混合溶剂的特性
试读
5.正相离子对色谱系统
试读
6.反相离子对色谱系统
试读
7.pH值的选择
试读
8.常用的离子对试剂
试读
9.功能基团吸附强度的分类
试读
第 5 节 液固色谱法
试读
1.两种高效液相色谱填充剂的性能比较
试读
2.一些商品硅胶的物理性质
试读
第 6 节 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试读
1.图 6-3-4 中组分的容量因子及优化标准数据
试读
2.六组分混合物的混合液设计实验数据
试读
3.流动相洗脱系统分类
试读
4.图6-3-22 所表示梯度洗脱中标志点对应的流动相组成
试读
5.核酸的组成
试读
第 7 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试读
1.氨基酸柱前衍生化试剂
试读
2.PTIC - 氨基酸衍生物色谱分离的最佳梯度洗脱程序
试读
3.AQC - 氨基酸衍生物色谱分离的梯度洗脱程序
试读
4.Phisyl-Cl- 氨基酸衍生物色谱分离的梯度洗脱程序
试读
5.核碱、核苷和核苷酸组成的对应关系
试读
6.在PA-1 柱上核苷酸分离的梯度程序
试读
7.在TSKgel DEAE - NPR 柱分离DNA碎片的梯度程序
试读
8.MicroPaK - NH2 柱分离甾体药物的线性洗脱程序
试读
9.防腐剂的梯度洗脱程序
试读
10.抗氧剂的梯度洗脱程序
试读
11.香草醛类香料萃取液的梯度洗脱程序
试读
12.人工合成色素分析的梯度洗脱程序
试读
13.软饮料中添加剂的梯度洗脱程序
试读
14.多环芳烃的梯度洗脱程序
试读
15.多环芳烃对应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
试读
16.用 FD 检测多环芳烃时对应的λex和λem
试读
17.核酸的组成
试读
第七章 平面色谱(薄层色谱)技术及应用
试读
第 1 节 滤纸
试读
1.Whatman色谱滤纸的物理特性
试读
2.MN色谱用滤纸的参数
试读
3.国产新华滤纸的参数
试读
第 2 节 薄层板
试读
1.薄层色谱固定相、分离机制及应用范围
试读
2.TLC与HPLC的比较
试读
3.薄层用硅胶的技术数据
试读
4.硅胶、氧化铝活度含水量与吸附力的关系
试读
5.吸附剂及预制板包装上的符号及含意
试读
6.薄层用氧化铝技术数据
试读
7.离子交换纤维素
试读
8.葡聚糖凝胶吸水量及应用范围
试读
9.加粘合剂铺层处理方法
试读
10.氧化铝薄层的活度级别
试读
11.烧结薄层配制比例及烧结条件
试读
12.结晶性荧光玻璃的组成
试读
第 3 节 点样与展开
试读
1.各种点样方式的比较
试读
2.HPTLC不同展开方式的比较
试读
3.常规4步梯度展开,每步板不干燥
试读
4.多次梯度4步展开(MGD),每步后板干燥
试读
5.无机盐饱和溶液的相对湿度(20℃)
试读
6.展开方式及条件对分离数的影响
试读
7.Snyder溶剂洗脱顺序(由弱至强)
试读
8.白屈菜中异喹啉生物碱的Rf值
试读
9.丹参中二萜醌类的Rf值
试读
10.紫杉醇及有关化合物的Rf值
试读
11.紫杉醇及有关化合物荧光衍生物的Rf值
试读
1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试读
13.碘胺类和维生素B类的聚酰胺薄层色谱
试读
14.降热镇痛药和肾上腺素的聚酰胺薄层色谱
试读
15.几种气体的物理参数
试读
16.硫酸溶液配制法
试读
17.丹参中酚酸类成分的Rf值
试读
第 4 节 含量的测定
试读
1.锯齿扫论及直线扫描条件选择
试读
2.国外几种主要专用薄层色谱扫描仪
试读
第 5 节 薄层荧光衍生化技术
试读
1.其他荧光衍生化试剂
试读
2.用于环化缩合的一些试剂
试读
3.热化学反应的条件
试读
4.在氨基改性薄层上的检出限
试读
5.20种磺胺类药物在不同展开剂中的Rf值
试读
6.SL、DSL、DKSL、MN及LA优化的衍生化条件
试读
7.高半胱氨酸及半胱氨酸Thiolyte MB试剂反应混合物在硅胶60高效薄层板上的Rf值
试读
8.Laryl氨基酸在薄层色谱上的Rf值
试读
9.单糖Dabsylhydrazone衍生物的Rf值
试读
10.不饱和二糖丹磺酰肼衍生物的Rf值
试读
第 6 节 中药成分分析应用
试读
1.5种蒽醌甙元的Rf值
试读
2.中草药成分的薄层色谱分析
试读
3.中成药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
试读
第 7 节 合成药物的分析应用
试读
1.10种复方烧结薄层色谱鉴别法
试读
2.合成药物的薄层色谱纯度检查
试读
3.合成药物制剂的薄层色谱含量测定
试读
4.尼卡地平稳定性研究结果
试读
第 8 节 生化与抗生素研究方面的应用
试读
1.抗菌素的薄层色谱分析
试读
第 9 节 生物样品与毒物分析应用
试读
1.生物样品的薄层色谱分析
试读
2.种真菌毒素系统分析条件
试读
3.13种真菌毒素系统分析条件
试读
第 10 节 环境有害物质分析应用
试读
1.农药的薄层色谱分析
试读
2.环境样品中金属毒物的薄层色谱分析(1960-1995年)
试读
3.土壤中多环芳烃薄层色谱条件
试读
第 11 节 食品分析应用
试读
1.食品中维生素的薄层色谱分析
试读
2.展开剂及检测方法
试读
3.薄层色谱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试读
4.各种离子对反相薄层色谱分离食品染料体系和Rf值
试读
第 12 节 无机及金属有机化合物分析
试读
1.氧化铝薄层上无机及金属有机物的分离
试读
2.阴离子的薄层色谱分析
试读
3.络合物的薄层色谱分析
试读
4.金属及金属阳离子的薄层色谱分析
试读
5.平面色谱法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试读
第 13 节 其他分析方面的应用
试读
1.染料的薄层色谱条件
试读
2.平面色谱法在煤分析中的应用
试读
3.薄层分离前进行手性衍生化反应
试读
4.MCTA薄层上药物对映体的分离
试读
5.三种对映体在MCTA薄层上的分离
试读
6.试验用样品及分析结果
试读
第八章 离子色谱IC技术及应用
试读
第 1 节 离子排斥色谱
试读
1.几种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离子排斥柱的结构和性质
试读
2.离子排斥色谱中的淋洗液和再生液
试读
3.有机酸的保留时间及其pKa值
试读
第 2 节 离子对色谱MPIC
试读
1.常用的离子对试剂
试读
第 3 节 离子交换色谱基本原理
试读
1.在磺化的聚苯乙烯(Dowex50)阳离子交换树脂上阳离子对H+交换的平衡常数
试读
2.阴离子交换平衡常数
试读
3.三种阴离子交换材料的组成
试读
4.用于抑制型离子色谱的离子交换柱(已商品化)的功能基类型
试读
5.离子交换位置的类型对阳离子树脂容量的影响
试读
6.六种常见阳离子在三种接枝型阳离子交换柱上的保留
试读
7.4 种阴离子交换剂的有关参数
试读
第 4 节 阴离子交换色谱
试读
1.用于化学抑制型电导检测阴离子分析的淋洗液
试读
2.单柱离子色谱法中几种常用淋洗液及其背景电导率
试读
3.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的无机阴离子
试读
4.几种典型的用于化学抑制型电导检测分离阴离子的固定相的性质
试读
5.典型阴离子分离柱的基本应用
试读
6.IonPac AS12A和AS14柱填料的有关参数
试读
7.几种亲水性阴离子交换分离柱的结构和性能
试读
8.几种二元羧酸的洗脱顺序和其pK值
试读
9.羟基取代和未取代的脂肪二元羧酸的洗脱顺序和pK值
试读
10.离子交换和离子排斥分离有机酸的比较
试读
11.一些常见糖的离解常数(在25℃水中)
试读
12.几种常用分离柱的性能和应用
试读
13.典型分离柱的推荐应用
试读
第 5 节 阳离子交换色谱
试读
1.阳离子交换分离柱的性质
试读
2.几种表面胺化的聚合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技术特性和结构
试读
第 6 节 非抑制型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
试读
1.几种淋洗液的背景电导
试读
2.几种淋洗液体系的背景电导、Rc和Mg值
试读
3.几种硅球键合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和技术特性
试读
4.几种非抑制阳离子分离柱的主要技术指标
试读
5.常用有机酸淋洗液的特性
试读
6.几种表面胺化的聚合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技术特性和结构
试读
第 7 节 离子色谱的应用技术
试读
1.几种电导率不同的水中离子的计算浓度
试读
2.色谱条件
试读
3.官方认定的有关分析方法
试读
4.食品中NO3-/NO2-的IC测定
试读
5.食品中SO32-的IC测定
试读
6.食品中卤素的 IC 测定
试读
7.离子色谱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试读
8.表8-6-8 膜抑制器除盐的应用
试读
第九章 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应用
试读
第 1 节 毛细管电泳基本原理
试读
1.电泳与色谱的对应分类
试读
2.毛细管电泳类型
试读
3.HPCE与2-DE、液相色谱的比较
试读
第 2 节 电泳毛细管制作技术
试读
1.涂层技术总汇
试读
2.CE中常用的几种桥连硅烷化试剂
试读
第 3 节 电渗控制方法
试读
1.吸附涂层一览表
试读
2.键合涂层一览表
试读
3.不同电极连接方式下,径向电位差的表达式
试读
4.聚酰亚胺外保护涂层对电渗控制的影响
试读
5.聚酰亚胺涂层对径向电位差的影响
试读
6.不同装置电渗控制结果
试读
第 4 节 电泳手性分离技术
试读
1.CE中的手性添加剂
试读
2.手性分离条件选择大纲
试读
3.EC手性分离操作因子及其影响
试读
第 5 节 小离子与大细胞分离技术
试读
第十章 色谱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试读
第 1 节 样品的采集
试读
1.美国NIOSH标准活性炭管采集湿空气中有机物的性能评价
试读
2.二硫化碳解吸活性炭管采集有机物的性能评价
试读
3.活性炭、石墨化炭黑和碳分子筛的物理特性参数
试读
4.常用多孔聚合物吸刷材料
试读
5.玻璃纤维滤膜 - XAD - 2 - 活性炭串联
试读
6.采样动力分类
试读
7.EPA 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推荐的保存方法
试读
8.TSP 采样器主要生产厂家、型号及特点
试读
9.PM10 采样器主要生产厂家、型号及特点
试读
10.组合吸附剂采样管采集样品后贮存时间对吸附-热解吸回收率的影响
试读
11.四种多孔聚合物采样管的贮存稳定性评价(回收率/%)
试读
12.Tenax 和Tenax TA 对挥发性有机物的穿透体积! 和安全采样体积(L/g)
试读
13.挥发性有机物在多孔聚合物上的穿透体积
试读
14.挥发性有机物在 Tenax GC 上的穿透体积
试读
第 2 节 溶剂萃取
试读
1.液 - 液萃取中使用的主要溶剂
试读
2.萃取溶剂与水的混合性
试读
第 3 节 蒸馏
试读
1.几种分馏柱的性能参数
试读
第 4 节 固相萃取
试读
1.固相萃取常用吸附剂
试读
2.固相萃取测定血浆中安定的*+,-图谱中的化合物
试读
3.图10-2-27中的化合物
试读
第 5 节 顶空技术(气体萃取)
试读
1.样品体积对顶空测定灵敏度的影响
试读
2.顶空瓶密封垫的特性
试读
第 6 节 膜分离
试读
1.甲基硅氧膜可分离和浓缩的挥发性有机物
试读
2.膜萃取 - 微捕集串联技术与国外同类技术对比
试读
3.膜萃取 - 微捕集串联技术与溶剂萃取、顶空技术、吹扫/捕集等技术对比
试读
第 7 节 热解析(吸)
试读
1.活性炭扩散采样器采集苯蒸气的吸附 - 热解吸效率(暴露15min)
试读
2.活性炭采样管采集湿空气和干燥空气样品的吸附 - 热解吸回收率比较
试读
第 8 节 衍生化技术
试读
1.常用的硅甲基化试剂
试读
2.常用紫外衍生基团
试读
3.常用的荧光衍生试剂
试读
4.带硝基的电化学衍生试剂
试读
第 9 节 其他样品制备技术
试读
1.超临界流体、液体和气体的物理性质
试读
2.常用超临界流体的临界温度与压力
试读
3.不同状态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试读
4.超临界流体萃取在处理环境样品中的典型应用
试读
5.三种方法对灰尘中PAH定量测定结果比较
试读
6.微波萃取时不同压力状态下的萃取溶剂沸点
试读
7.几种农药在不同萃取温度下的微波萃取回收率
试读
8.溶剂比对几种有机氯农药微波萃取回收率的影响
试读
9.微波萃取(MAE)与超声波萃取和索氏提取法用于某些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的比较
试读
第 10 节 生物样品的制备技术
试读
1.细胞破碎方法
试读
2.常用蛋白质沉淀剂的蛋白质沉淀效率
试读
第 11 节 离子色谱的样品制备技术
试读
1.离子色谱分析中主要溶剂的性质及应用范围
试读
2.离子色谱分析中常用熔剂的性质、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
试读
3.紫外光分解不同样品量的羧酸所用时间
试读
4.微波消解样品时所用的功率及时间
试读
5.微波水解的基本参数
试读
6.微波消解运行程序
试读
7.SPE技术在IC分析中的应用
试读
8.膜分离过程及其应用
试读
9.微渗析所用的条件
试读
第 12 节 常用气体采样管性能
试读
1.四种多孔聚合物采样管的穿透实验评价
试读
2.组合吸附剂采样管采集不同湿度的标准混合样品时的吸附 - 热解吸回收率
试读
3.组合吸附剂采样管采集标准混合样品时的吸附 - 热解吸回收率
试读
4.组合吸附剂采样管采集不同浓度的标准混合样品时的吸附 - 热解吸回收率(%)
试读
5.组合吸附剂采样管采集不同体积的标准混合样品时的吸附 - 热解吸回收率
试读
第 13 节 不同吸附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对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热解吸的回收率
试读
1.标准混合样品在不同吸附材料上的吸附 - 热解吸回收率
试读
2.不同浓度和湿度的样品在不同吸附材料上的吸附 - 热解吸回收率(%)
试读
3.10 种吸附材料对标准混合样品的吸附 - 热解吸回收率(%)
试读
第十一章 色谱联用技术
试读
第 1 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试读
1.影响质谱出峰及分析物检测灵敏度的因素
试读
2.ESI和APCI的比较
试读
3.对TSP适用和不适用的溶剂和缓冲剂
试读
第 2 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试读
1.接口性能评价参数及意义
试读
2.觉见GC-MS接口性能及适用性
试读
3.GC-MS中一些常用的衍生化方法
试读
4.常见羧酸硅烷化后的分子量
试读
5.尿中常见酸性物质的TMS衍生化物
试读
6.觉见柱流出物和橡胶垫出峰的质谱主要碎片
试读
7.一些常见的硅烷化后的尿中基质干扰峰
试读
8.常见的未硅烷化的基质干扰峰
试读
9.常见药物乙酰化后的分类筛选质量
试读
10.二恶英检测中有关离子的情况
试读
11.图11-4-6中符号代表的化合物
试读
第 3 节 色谱-色谱联用技术
试读
1.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联用系统切割、富集及分析异戊二烯中痕量的环戊二烯的条件
试读
2.不同捕集温度及不同捕集柱长时用RPLC-GC分析标准γ-内酯时的绝对峰面积和相对标准偏差
试读
3.柠檬精油中某些组分的对映异构体的相对含量
试读
第 4 节 色谱-原子光谱联用技术
试读
1.若干有机化合物中C、H及卤素的ICP-AES分析结果与理论值的比较
试读
2.GC-ICP-AES联用所确定的某些烃类经验式和分子式
试读
3.HP5921A原子发射检测器的元素特征检测限量、选择性和线性动态范围的典型值
试读
第 5 节 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
试读
1.联机用WCOT柱
试读
2.商品光管规格
试读
3.炼油厂废水GC-FTIR与GC-MS检测结果
试读
4.香烟主流烟气的GC-FTIR检测结果
试读
5.GC-FTIR主要商品仪器一览表
试读
第十二章 色谱柱技术及应用
试读
第 1 节 气相色谱柱
试读
1.常用分子筛及其性能
试读
2.一些重要高分子多孔小球产品及其性能
试读
3.一些重要的载体及其性能
试读
4.5种标准物的组分常数
试读
5.五种常用固定液的性能
试读
6.钠钙玻璃和硼硅玻璃的组成
试读
7.真空处理二氧化硅后表面羟基的浓度
试读
8.室温下部分固定液的表面张力
试读
9.柱材料表面的临界表面张力
试读
10.部分固定液的密度
试读
11.Grob实验混合物的组成
试读
12.Grob实验方法的标准化测试条件
试读
第 2 节 液相色谱柱
试读
1.按色谱模式分类的各类色谱柱
试读
2.按分离规模分类的高效液相色谱柱
试读
3.常用于湿法填充的溶剂
试读
4.液相色谱填料及色谱柱的主要生产厂家及供应商
试读
第 3 节 无机基质色谱填料及色谱柱
试读
1.极性溶质于等度洗脱条件下在不同整体修饰硅胶填料柱上的容量因子及分离因子
试读
2.常见极性化学键合相
试读
3.反相填料的分类
试读
4.常见的无机基质亲水凝胶填料
试读
5.高效亲和色谱应用举例
试读
6.市售高效亲和填料载体
试读
7.商品手性柱
试读
8.未衍生以及衍生CDs的物理和化学特征
试读
第 4 节 有机高分子类型液相色谱填料
试读
1.部分常见的高分子类型高效反相色谱填料
试读
2.部分多糖基质的离子交换层析介质
试读
3.部分常见的高分子类型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填料
试读
4.部分常见的有机高分子类型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填料
试读
5.部分常见的多糖型凝胶过滤色谱填料
试读
6.几种高效GFC预装柱的多糖型凝胶
试读
7.部分常见的高聚物基质凝胶过滤色谱填料
试读
8.多糖基质Sepharose HP的亲和预装柱填料
试读
9.部分常见的高聚物基质的高效亲合色谱填料
试读
查看目录
图书详情
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