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数据采集方法的比较

张鑫 | -> | 1714| 2| 0.208144MB |蛋白质组学,质谱采集模式,线性离子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张鑫 张鑫 | 文档量 |浏览量33474

摘要探讨了线性离子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LTQ-FT) 的数据采集模式对蛋白质组鉴定结果的影响,比较和分析了针对不同复杂程度样本的最佳采集模式。对于α-乳清蛋白4 种标准蛋白质酶切肽段混合物的简单体系,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腔中选3 个最强母离子进行选择离子监测扫描后,再实施二级碎裂的方法( SIM3) 得到的肽段覆盖率,分别是直接选10 个最强母离子进行二级碎裂( FT10) 方法得到的肽段覆盖率的1. 5 ~ 1. 9 倍。另外,对酵母蛋白酶切肽段混合物的复杂体系鉴定时,只采集双电荷和三电荷母离子进行二级扫描的方法( FT10_23) 比单电荷、双电荷和三电荷都采集的方法( FT10_123) 得到的图谱鉴定成功率提高64. 1%。实验还对不同数据采集模式下图谱的特点进行了考察。本研究表明,针对不同复杂程度的样本,应采取不同的质谱数据采集方法。
    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样本极其复杂,准确度与扫描速度哪一个可以产生更为理想的数据结果是一个非常基础和非常重要的方法学问题[1,2]。在以肽段为直接鉴定目标的Shotgun 蛋白质组研究策略中,离子阱型质谱以其高灵敏度、高扫描频率得到了广泛应用[3,4]。新型的离子阱质谱层出不穷,但由于其设计原理的局限,准确度和分辨率还不理想。而傅立叶变换回旋共振质谱,可以提供超高的准确度( 1 ~ 2 ppm) 和分辨率( 500000 FWHM 以上) [5]。但缓慢的扫描速度却使其长期以来无法应用于大规模的蛋白质组研究。混合型质谱Linear quadrupole ion trap /FT-ICR( LTQ-FT) ,将离子阱质谱与傅立叶变换回旋共振质谱巧妙地结合,使之兼具了这两种质谱仪的优点: 高扫描速度、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及高分辨率。这类混合型质谱成为大规模蛋白质组分析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6 ~ 9]。本研究针对LTQ-FT 质谱不同采集方法的特点,设计实验,总结出适合不同复杂程度样本的采集方法。
张鑫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数据采集方法的比较

(208.144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